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4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应用视域走廊观点分析城市景观资源与特性,探讨时间与运动状态下的连续性空间美感体验,选择台北捷运系统淡水线忠义站-淡水站为研究基地,通过景观描述记录法对捷运视觉特性进行推论,观察运动状态下视域范围内整体环境特色,辨识区域环境的视觉品质,解读廊道个性,以此作为道路景观设计基调,提出相关廊道景观规划和管理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Garden这个词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就象天地间万物进化一样曾历经苍桑,它所蕴藏的含义犹如远古时期形成的化石深埋在地层之下。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我们了解到:从前整个大地都被看作是人们的花园。 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兼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发现了从印度经中东传到西欧的印欧语系,其中的方言,古语和现代语,其辅音字母都是按统一规律变化的,这后来成为著名的格林语言规律。比如,古代辅音字母p变成英语f,拉丁语的pater则变成英语的father,而拉丁语的pisces则演变成英语的fishes,古代的赫梯语Pahhur变成英语fire。格林的发现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紧锁着这些蕴藏无限含义的大门。  相似文献   
23.
以夫子庙为例论述了历史地区城市设计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考虑经济发展、人的思想倾向和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建筑的形式、空间的关联耦合以及场所精神的形成。历史地区的城市设计在延续该地区特色或者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已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4.
以顺延山峦与河流脉络调查分析古都遗址为研究思路,探讨以地理景观分析并规划形成的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地理格局网络。研究表明:南京应以连绵丘岗山系、河流城濠为骨干,保持山体轮廓的连续性,河流水网的完整性;以自然山水地形为纽带贯通各自相对独立的历史遗迹;以明朝城垣、历史街区为网络,以及分散在各地的重点建筑保护范围,构成完整的古都风貌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25.
姚亦锋  朱诚 《中国园林》2006,22(2):15-20
自然地理格局对于古都景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素有“虎踞龙蟠”的赞誉,成就了南京城多次被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探讨特定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古都风貌格局保护规划,目的是将自然平衡和社会发展需要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之中,形成保持整体环境的自然景观网络,进而把风景和城市景观的概念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南京具有独特的山川风貌和文化遗产,其现代规划建设应该做出特色。  相似文献   
26.
南京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与长江的自然变迁密切相关,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古都城市格局,目前规划中没有将古都风貌保护作为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对象来研究,缺少对产生历史城市的自然环境变迁分析,没有顺应自然河流网络和连绵山系查寻历史上的城市遗址,缺少相应的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的自然风貌保护规划。南京有著名历史地貌“虎踞龙蟠”之称的钟山、石头城,市郊有长江,市内有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历史河流湖泊。宁镇山脉地貌西段的3个分支形成南京地理格局,古代在西、北、东3面连绵山脉环行形成有2道山岭屏障,尤其是石头山,虎踞长江边,军事战略地位重要。南京地区新石器遗址主要是分布在秦淮河与金川河沿岸。这二条河是长江的支流,也是形成南京丘陵地区冲积小平原的河流。明朝以后居民开始向长江沿岸发展。天然山水地形造就南京多次成为中国历史上位于南方的古都。即使不作为都城时期,也是持续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同时也保护自然环境景观?如何使古都面貌在城市空间内仍然继续体现?这是迫切值得研究的问题。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化遗迹与自然地形融合,以至今日依稀可寻,今日南京城市规划应该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7.
姚亦锋 《城市规划》2019,43(11):120-127
乡村景观审美的深层次观念是人地关系,而非表层的"好看",深刻地联系着人类可持续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乡村与山水画意境同脉同源,乡村审美空间有对应山水画的特质、结构和哲学目标,具有含蓄淡雅的美学风格,历史源远流长。本文以山水画作为基点审视乡村景观的诗意栖居结构体系,分析乡村审美多尺度空间的关系以及脉络过程。现代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发展,许多乡村传统的审美空间面临解构和重构,传统人文理念丧失。中国山水画是探索乡村审美传统以及现代空间构建的重要途径,希望以艺术的视角规划实现地区人类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深远运行。  相似文献   
28.
南唐金陵城格局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唐(937~975年)复兴了六朝的城市繁华,进而为后来的明朝城市建设奠定了格局基础,是南京城市建设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与“市”结合。后主李煜的诗词和经历为南京历史留下意蕴无穷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29.
姚亦锋 《风景园林》2013,(4):153-154
1乡村景观的文化深远影响 以往村镇规划最重要部分在于镇区布局以及村镇建筑空间形态,但是本篇认为乡村中广大农田区域更为重要。农业景观是村镇最开阔的空间,乡村田园景观是小城镇显示人地关系的最有特色部分,也是小城镇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村镇规划必须考虑田园农业和原生态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具有美学观赏价值,还具有农业经济价值和居住空间功能。  相似文献   
30.
南京城市水系变迁以及现代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与水系的自然变迁密切相关。地理格局使其历史古都发展具有独特深厚的景观传统,主要地理结构是:3条山脉、2条河流和3个湖泊。南京从其诞生到后来城市几次大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自然地理系统而构思规划。现代南京城市发展支离破碎地分解了历史上的连绵山峦整体,河流水系网络已经断断续续。因此保护古都赖以生存的河流脉络系统,是形成古都特色的基础;应以山脉和河流系统为网络基础,确定历史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