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4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脲酶活性和脲酶产生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中脲酶活性和细菌、放线菌生长及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nBPT用量在0.1%~0.5%之间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小;当浓度达到1%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低浓度(0.1 mg/mL)nBPT对细菌、放线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等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对其生长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nBPT浓度增大而增强。nBPT对细菌、放线菌发酵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达55.4%和67.1%。  相似文献   
32.
尿素酶抑制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尿素酶抑制剂NBPT与尿素配合施用对大豆作物生长过程中种子出苗、大豆根瘤、植株全氮以及大豆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能够有效抑制施用的尿素前期对幼苗的毒害作用并且增加了尿素氮对大豆作物作用的有效性,使出苗率可提高20.00%,植株对N的吸收能力可提高18.23%,促进大豆根瘤生长,从而提高大豆单产.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氮素对缺氮所引发的玉米籽粒败育的影响:是直接地由于叶面氮素的供给,还是间接地由于光合作用不足。我们利用茎注液技术,分别注入氮素和蔗糖,以及氮素和蔗糖混合溶液,并利用15氮进行跟踪,分析氮素和糖份对玉米籽粒败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素作为同化物直接参与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氮素也提高了蔗糖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还原糖的积累,促进淀粉粒的形成,从而提高籽粒的库容、减少玉米籽粒的败育。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大豆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的问题,从氯嘧磺隆残留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氯嘧磺隆的真菌,经鉴定为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命名为Q6。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Q6在pH为6.5、温度为28℃、湿度为60%、接种量为10%、氯嘧磺隆质量分数为10μg/kg时,达到最佳降解率,在土壤中培养30 d氯嘧磺隆的降解率为94.88%。在氯嘧磺隆残留土壤中施用Q6的油菜出苗率由10%提高到80%,35 d后,油菜的株高和鲜重均达到对照的90%左右,不施用Q6的只有对照的45%左右,结果表明Q6能高效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对被氯嘧磺隆毒害的土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5.
通过诱变荧光假单胞杆菌单菌株得到一株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qsun-1。菌株qsun-1能以咪唑乙烟酸为氮源生长。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qsun-1可以利用多种含碳物质为碳源,但当以甘露醇为碳源时,菌体生长情况最好。结果表明,当pH为6、温度为28℃、接种量为5%时,100 mg/L咪唑乙烟酸经过72 h,降解率最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降解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36.
纳米微球以可溶性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选用正己烷为油相,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以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与β-环糊精溶液为水相(二者的质量比为1∶2),油相用量为110 mL,水相用量为15 mL,乳化剂Span60用量为3.3 g,Tween60用量为6.6 g,助乳化剂用量为18 mL,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07 g,制备得到的复合纳米微球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球大小分布均匀,所得纳米微球产率为41%,平均粒径为329.3 nm。  相似文献   
37.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多糖巨球,利用可见光光谱仪研究了多糖巨球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对多糖巨球的吸附量影响明显。当多糖巨球投入量为1g、pH为6.848、温度为20℃时,吸附率达99.4%。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多糖巨球等温吸附曲线进行了描述,实验结果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99)。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尿素酶抑制剂NBPT与尿素配合施用对大豆作物生长过程中种子出苗、大豆根瘤、植株全氮以及大豆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能够有效抑制施用的尿素前期对幼苗的毒害作用并且增加了尿素氮对大豆作物作用的有效性,使出苗率可提高20.00%,植株对N的吸收能力可提高18.23%,促进大豆根瘤生长,从而提高大豆单产。  相似文献   
39.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Span60为乳化剂,植物油为油相,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淀粉微球。以吸附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淀粉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浓度14%、油相用量100 mL、乳化剂用量0.75 g、交联剂用量4.8 mL、搅拌速度1200 r/min。利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了可溶性淀粉与环氧氯丙烷发生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40.
氮素在调控玉米籽粒败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氮素对缺氮所引发的玉米籽粒败育的影响:是直接地由于叶面氮素的供给,还是间接地由于光合作用不足。我们利用茎注液技术,分别注入氮素和蔗糖,以及氮素和蔗糖混合溶液,并利用15氮进行跟踪,分析氮素和糖份对玉米籽粒败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素作为同化物直接参与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氮素也提高了蔗糖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还原糖的积累,促进淀粉粒的形成,从而提高籽粒的库容、减少玉米籽粒的败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