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滑坡推力在悬臂式双排抗滑桩上的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型滑坡治理工程常采用双排抗滑桩,悬臂式双排抗滑桩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型式。首先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最优状态进行假定,分析双排抗滑桩的力学传递过程。然后运用土拱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前、后排抗滑桩所承受滑坡推力的计算公式,提出滑坡推力的分配计算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对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中的悬臂式双排抗滑桩工程进行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相对比,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该计算方法可为悬臂式双排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设计中,建议首先进行滑坡推力的分配计算,然后再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滑坡变形动态的自回归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前  言 滑坡动态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①通过绘制各测点的位移历时曲线及位移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曲线 ,定性分析滑坡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 ;②依据位移时序曲线预测滑坡的失稳时间 ,如斋藤法、灰色系统法、Verhulst模型法[1~ 3] 等 ;③对比不同部位的位移测量值 ,分析滑坡的变形破坏规律。这些方法在分析滑坡的变形动态特征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但滑坡的变形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环境条件的改变、局部的坍塌和次级滑面的形成等都会影响各测点的位移速率 ,使滑坡的位移时序曲线表现出波动性 ,从而使滑坡动态分析的难度增加。如在应用位移时序曲线预测滑坡的失稳时间时 ,就明显  相似文献   
13.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边坡失稳判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各种边坡失稳判据的适用性,在典型算例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失稳判据的选择应和所采用的数值计算的迭代方法、应变模式假定等问题相匹配”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数值计算不收敛判据时,应采用小应变模式假定,并利用弧长控制方法;当采用坡面位移突变判据时,应采用大应变模式假定;塑性应变区贯通判据可作为上述两种判据的参考.大量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计算获得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和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4.
以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破碎岩质边坡预应力锚固工程为例,对破碎岩质边坡的预应力锚固机制开展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首先,依据现场实测预应力锚索张拉吨位与岩体变形的关系曲线,通过数值反分析,确定边坡岩体的力学参数,建立岩体力学计算分析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和室内试验研究成果,重点分析锚索预应力的扩散方式,探讨岩体质量、锚索张拉吨位以及外锚固结构对加固坡体应力和变形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预应力锚索体系的应力传递规律和坡体变形响应规律,从力学机制上揭示预应力锚索加固该类破碎岩质边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上三公路6#滑坡的地下水作用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多数滑坡的发生与地下水活动有关,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直接关系到滑坡的稳定性状况。由于边坡介质的非均匀性,以及滑坡过程中边坡的变形破坏具有非连续性,故在滑坡发生的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下水渗流方式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含碎石的滑坡体在长期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了地下水管网状排泄系统,这种排泄系统对限制地下水位上升和保持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上三公路6^#滑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滑坡体中地下水渗流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大多呈管状集中渗流,当边坡发生变形和破坏时,地下水管网状排泄系统将因坡体的不连续变形而发生破坏,从而导致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甚至溢出地表,使边坡稳定性迅速下降,滑坡的变形破坏加速发展。地下排水洞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水位的上升,特别是能有效防止前期降水存坡体中的积累效应,是滑坡治理中值得推广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据充气排水原理和非饱和渗流理论,提出在后缘水入渗路径上设置充气孔进行充气排水,从而形成非饱和截水帷幕的滑坡治理方法。气排水过程属于多项渗流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气–水两相流过程,以渗流力学为基础,建立气–水两相渗流模型描述流体在地层中真实的物理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充气截排水方法的可行性和影响截排水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主要沿着水位降低的方向扩散,后缘来水的渗流方向大部分发生改变而流向坡面,充气排水形成的非饱和区截排水效果良好;气排水存在启动压差,渗透系数越小,启动压差越大;充气气压越大,截排水效果越好;渗透系数和孔隙率对截排水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BOTDR的传感光纤固定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纤固定困难制约了应用光纤监测的许多领域.针对边坡变形监测中光纤固定方面遇到的问题,利用摩擦力对张力分布的影响,提出采用缠绕方式固定光纤的方法.通过对缠绕模型的力学理论分析,缠绕光纤固定方式下加载前后光纤应变特征的测试研究,并结合深泽乡滑坡表面变形监测的实际应用,对缠绕固定光纤监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讨论.结果表明缠绕方法能有效固定光纤.基于BOTDR距离分解度,推导给出了缠绕方式固定光纤时缠绕长度的确定方法;结合滑坡监测工程实践,提出了合理设计布线方式,解决了边坡表面地形起伏对光纤固定的影响,其铺设方式还便于及时修复监测系统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承压水对平推式滑坡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质调查分析,探讨承压水对平推式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方式。结合下山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构建典型平推式滑坡地下水渗流分析模型,提出通过计算承压水作用范围,使边坡稳定计算结果更合理。根据承压水一维稳定渗流理论,推导出承压水作用范围的计算公式;同时计算分析承压水作用范围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各影响因素有如下规律:(1) 承压水作用范围随着渗透系数增大而线性减小;(2) 承压水作用范围随渗流量增大而线性增大;(3) 承压水作用范围和透水层厚度呈抛物线关系,且随着透水层厚度的增加呈加速趋势减小。最后分析了承压水作用范围大小对滑坡稳定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滑坡稳定性系数随着承压水作用范围增大而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9.
功效系数法在隧道围岩失稳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隧道围岩危险性做出准确判断,以便于现场及时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预防围岩失稳灾害的发生,将功效系数法应用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中,对围岩失稳风险进行预警.选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地下水作用指标、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的夹角q 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隧道围岩失稳风险预警模型.根据总功效系数的大小,将围岩失稳险情划分为巨警、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5个警限.然后,运用所建预警模型对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西华岭隧道围岩危险性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围岩危险性进行警情预测,比较符合实际,且简单易行,不失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失稳风险预警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