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回顾了2002年到2006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指出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在当前原油高价运行下存在的问题:对于传统基础油生产工艺.炼制原油种类的增多导致基础油的质量下降以及设备腐蚀;对于基础油加氢工艺,主要是装置开工率不足.提出要充分了解哪些原油适合传统的基础油生产工艺,对不同的原油应采取分炼、分输、分储,加大对基础油加氢工艺的科研力度,掌握高档基础油结构性质,提高我国润滑油的生产技术水平,缓解原油价格增长给润滑油行业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72.
国外溶液型选择性堵水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昭峥  张建存  李宜坤 《应用化工》2010,39(5):770-772,780
目前国外溶液型选择性堵水剂(RPM)主要有Halliburton的疏水改性的polyDMAEMA,BJ的阴离子亲水性三聚物,Clariant的RELTREAT。总结了这些产品的选择性堵水的机理和油田应用情况以及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73.
PtCoMo/γ-Al_2O_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型汽油为原料油,在传统的CoMo/γ-Al_2O_3催化剂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贵金属Pt对催化剂进行改性,考察了Pt对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金属Pt改性后的催化剂选择性有很大提高.当CoO负载量为质量分数4%,MoO_3负载量为质量分数5%,PtO_2负载量为质量分数1%时催化剂的效果最好,在脱硫率为83.56%时,烯烃饱和率为56.87%,选择性因子达到2.1523.制得的催化剂用于大连FCC汽油重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脱硫,脱硫率达到79.36%时,反应前后汽油辛烷值保持不变(88.5).  相似文献   
74.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对我国的油页岩、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储量分布、开发利用现状、资源潜力、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促进发展的政策建议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明确提出非常规油气资源是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符合我国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低油价的影响,我国应当加大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投入,做好资源和技术储备,严格监督管理,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为促进我国能源多样化、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缓解能源进口依存度而努力.  相似文献   
75.
聚丙烯酸酯降凝剂对蜡晶形态和电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微电泳仪研究了聚丙烯酸酯降凝剂对蜡晶的形态和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凝剂的加入,使原油中的蜡结晶成小晶体,同时,改变了蜡晶的表面性质,降低了蜡晶的表面能。降凝剂加入原油后,降凝剂中的极性基团在蜡晶表面形成极性点,在其上优先吸附含蜡体系中的极性低分子物质,蜡晶表面产生定向电场,由于电性排斥使蜡晶高度分散而稳定存在,高度分散的蜡晶使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下降。当降凝剂用量较低时,蜡晶表面的ζ电位随降凝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降凝剂的用量较高时,蜡晶表面ζ电位随降凝剂用量的增加趋势变缓;降凝剂用量达到一定值时,蜡晶表面ζ电位不随降凝剂用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6.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一类除油速率快、效果好的新型油田污水处理剂。为了推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我国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合成了4种简单分子结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并探讨了其除油机理。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通过与污水中的Fe^2 反应生成絮体,在搅拌过程中依靠絮体卷扫污水中的分散油滴而达到除油的目的。污水中金属亚铁离子的含量越多,生成的絮体越多,除油效果越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效果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二硫代甲酸根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能与污水中的Fe^2 生成卷扫能力较强的网状絮体,因而除油效果好。  相似文献   
77.
反相乳液聚合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聚合方法,具有聚合速率高、高度分散、大小均一等突出优点.以Tween60与Span8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w/o型反相乳液体系.考察了乳化转速、时间、乳化剂的HLB值和质量分数以及油水体积比对乳液类型和稳定性的影响.由实验确定了反相乳液的最优条件:转速为14 000 r/min,乳化时间35 min,乳化剂HLB值为5.0,油水体积比为1∶1,乳化剂质量分数为4%时,可形成较为稳定的W/O型乳液.同时,结合实验结果对部分稳定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并在当今全球资源紧缺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①大型并网风电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②太阳能光伏发电稳步增长;③太阳能热水器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④生物质发电范围继续扩大;⑤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继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9.
综述了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中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Lewis酸性离子液体和非Lewis酸性离子液体对各种烃类与含硫化合物的溶解性以及在汽、柴油萃取脱硫和氧化萃取组合脱硫工艺中的应用,并介绍了Lewis酸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FCC汽油烷基化脱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最后,探讨了离子液体在今后燃料油脱硫中的研究方向和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0.
新一代低碳烯烃聚合催化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用于烯烃聚合的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趋势进行综述。随着Z-N催化剂的性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新型Z-N催化剂继续占聚聚烯烃催化剂的主导地位;茂金属催化剂在今后的10年内将会占领很明显的市场份额;非茂金属催化剂综合了Z-N催化剂所生产树脂的优良加工性能和茂金属催化剂所生产树脂的优良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