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7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9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玉米渣皮双菌种固态发酵生产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玉米渣皮在盘式固态发酵反应器中用 Aspergillus niger B1 1和Candida utilis ATCC92 56共培养生产细胞蛋白的影响 ,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条件为 :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 3 2℃ ,通风量 1 .2 5m3/min/m3(WS) ,料层厚度 8cm。在此条件下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 2 7.8%和 3 9.8% ,真蛋白增加量为 6.2 3 % ,干基中蛋白质含量由 6.2 9%提高到 2 1 .0 4 % ,必需氨基酸组成由 4 0 .97%提高到 4 8.56% ,且含有较高活力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  相似文献   
52.
53.
3种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测定常用的3种细胞组分(核酸、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作为生物量测定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组分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可较好地指示生物量的变化,氨基葡萄糖受培养基成分影响较大,只适舍固定成分培养基中生物量的表征,而麦角固醇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太稳定,不适合作为生物量测定的指标。运用核酸法对土曲霉田态发酵产lovastatin过程中的菌体量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4.
酵母细胞中辅酶Ⅰ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酵母细胞中辅酶Ⅰ(NAD /NADH)的含量.结果表明:辅酶Ⅰ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随辅酶Ⅰ浓度呈线性变化.建立了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方差检验证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55.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的纳他霉素的含量,选定了测定波长为303nm及参比波长为290nm,对测定方法的线性及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及定量限等进行了方法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在0.5~6μg/mL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回收率为100.6%。实验中同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平行测定同一纳他霉素真实发酵过程的产物浓度,结果表明,2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6.
抗褐变剂处理及MAP技术保鲜莴苣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抗褐变剂处理和MAP技术保鲜莴苣的效果及莴苣贮藏过程中常见病害的抑制情况。研究表明 :质量分数 0 .5 %的抗坏血酸 +质量分数 0 .5 %的抗柠檬酸能够较好地抑制莴苣的酶促褐变 ;MAP技术中以 φO2 +φCO2 +φN2 =1% +2 % +97%保鲜莴苣的效果较好 ;在莴苣低温贮藏的 6d内 ,O2 及CO2 的体积分数基本达到动态平衡 ,并且分别维持在 9%及 2 6%左右 ;10 0mg/kgH2 O2 +MAP(φO2 +φCO2 +φN2 =1% +2 % +97% ) +低温 (4℃ )能够很好地抑制莴苣贮藏过程中的常见病害  相似文献   
57.
构建了融合表达肠激酶轻链(EKLC)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将该菌于37℃在含30mg/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密度(OD600)达到0.5~0.6时加入最终浓度为0.4mmol/L的IPTG并降温至26℃进行诱导表达,4h后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质的40%以上,但所表达的重组产物大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利用产物N端携带6个组氨酸标签与金属螯合层析介质中镍离子的亲和性,应用镍离子金属螯和层析对样品包涵体进行了纯化和复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变性条件下纯化的样品在柱上不经洗脱,直接用复性液洗涤6h,可以使EKLC在得到提纯的同时实现复性,得到了电泳纯度为96%的具有生物活性的EKLC,最高活性为712U。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过程中的底物消耗,L-乳酸生成与菌体生长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培养条件影响发酵的原因,对L-乳酸发酵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9.
Permeable yeast cells were used in the batch production of fructose-1,6-diphosphate(FDP).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reported to be:reaction temperature 30℃,tolueneconcentration 8%(V/V),and initial ratio of glucose to inorganic phosphorus(Pi)10:1.Addition ofAMP was found to be very beneficial to the FDP production.A multienzyme system model for FDPaccumulation was developed,in which FDP was regarded as a substrate of phosphor-fructokinase(PFK),to simulate the activation effect of FDP on PFK.The model simulation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60.
对以5%(体积比)乙醇为辅助底物的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cerevisiae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生物催化反应建立了描述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反应过程中辅酶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底物和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研究表明,参加反应的还原剂是辅酶Ⅰ.当底物初始浓度≤8.09mmol·L-1,可不考虑底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反应可看作两个均符合顺序反应机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耦联.通过实验数据对动力学方程式的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Vm1=8.0×10-4mol·L-1·h-1,KmB1=9.0×10-4mol·L-1,KiA1=2.0×10-6mol·L-1.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