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51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述了以改性聚酰胺为柱填料对银杏黄酮进行柱层析精制的基本原理。测试了使用该法时的柱层析寿命,分析了影响柱寿命的主要因素,提出并用实验证实了“先萃取后上柱”的新方法。有效延长了柱寿命,改善了GBE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2.
一种保证步进电机在变速运行中不失步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群 《机电工程》2000,17(4):61-63
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提出了通过硬件及软件的失步解决方案,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03.
海因及其衍生物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水滴定法测定海因和5-取代海因,及其衍生物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考察了水份和海因酸对海因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较为实用的修正式。对Ehrlich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因酸和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海因进行了探讨。为由Bucherer-Berg’s工艺制备海因类化合物过程中,所生成的海因水溶液、粗吕海因和海因成品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二维分析中,从考虑起动过程和不考虑起动过程两个方面仿真计算了电机的机械瞬态下电机特性和性能。在三维模型中,根据磁场在电机中的分布,分析了磁路和尺寸设计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种对电机优化设计的一套完整方案。最后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在不同蒸煮条件下,得到不同卡伯值的麦草浆G-1、G-2、G-3、L-1,卡伯值分别为29、18.6、14、7.81;浆料经过酸预处理和螯合预处理,去除重金属离子对臭氧漂白的影响。然后经过臭氧-过氧化氢漂白,结果表明:卡伯值越高,脱木质素选择性越差,白度上升值越低。同时进行了四种不同卡伯值麦草浆臭氧漂白前后浆料中戊聚糖含量变化的比较。结果表明,低卡伯值麦草浆L-1有利于臭氧漂白。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酚羟基与二苯并噻吩的作用机理,根据"分子内原子理论"计算酚羟基与二苯并噻吩络合吸附体系的电荷密度及其拉普拉斯值,用"自然键轨道理论"计算酚羟基与二苯并噻吩之间的电荷转移,结果表明:酚羟基的反键轨道σ*O33-H34与二苯并噻吩的π体系πC1=C2存在交互作用(C1=C2σ*O33-H34);二苯并噻吩的π电子体系中约有5.29×10 22C的电荷转移至酚羟基(O-H)的反键轨道σ*O33-H34,H34与C1=C2之间形成了O-H...π芳香氢键,其结合能为7.97 kJ mol 1。实验测定了不同酚羟基含量的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的平衡吸附量,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吸附量随着表面酚羟基含量增加而增强,当活性炭表面酚羟基含量从0.14 mmol g 1AC增加到0.38mmol g 1AC时,活性炭对DBT吸附量从9.3 mg S g 1AC增加到14.1 mg S g 1AC,提高了52%。这与分子模拟计算及分析结论一致,提高活性炭表面酚羟基含量,使得活性炭与二苯并噻吩有更多机会形成芳香氢键,利于提高活性炭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08.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推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真空重力法测定了水和乙醇在自制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由微孔填充理论导出的吸附平衡方程对所测得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计算相应的吸附热;对用Clausius Clapeyron方程推算吸附等温线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推算有关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水在自制复合吸附剂M1 0001和M1 9906上平衡吸附量的推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10%;乙醇在自制复合吸附剂上的推算误差<15%。给出了推算等温线和获得等压线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周浩力  崔群  吴文雷 《广州化工》2023,(3):237-238+265
针对分离工程课程学习难度大的问题,对《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探讨。提出了“讲”-“串”-“析”-“用”递进式教学过程,并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等模块,构建三阶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对知识“学”和“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分离工程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