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3篇 |
免费 | 566篇 |
国内免费 | 46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78篇 |
综合类 | 586篇 |
化学工业 | 939篇 |
金属工艺 | 409篇 |
机械仪表 | 638篇 |
建筑科学 | 897篇 |
矿业工程 | 502篇 |
能源动力 | 210篇 |
轻工业 | 1138篇 |
水利工程 | 333篇 |
石油天然气 | 646篇 |
武器工业 | 75篇 |
无线电 | 8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07篇 |
冶金工业 | 430篇 |
原子能技术 | 101篇 |
自动化技术 | 16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261篇 |
2021年 | 255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256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82篇 |
2015年 | 227篇 |
2014年 | 470篇 |
2013年 | 398篇 |
2012年 | 448篇 |
2011年 | 444篇 |
2010年 | 420篇 |
2009年 | 480篇 |
2008年 | 600篇 |
2007年 | 467篇 |
2006年 | 484篇 |
2005年 | 476篇 |
2004年 | 474篇 |
2003年 | 332篇 |
2002年 | 290篇 |
2001年 | 281篇 |
2000年 | 286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147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42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28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68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10篇 |
1973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一种红外弱小目标图像增强的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红外弱小目标图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设置平台阈值对背景的增强进行抑制,然后将直方图在灰度密度和灰度间距两个方向进行均衡处理。该算法简洁,实时性强,图像增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2.
红外热像仪的研制离不开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仿真和优化;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可编程多模式驱动技术,开发了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动态仿真系统软硬件平台;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图形化软件编程, 可进行多模式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动态仿真,实时验证其成像效果,及时进行修改和优化。工程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对盲元检测与补偿、非均匀性校正和直方图修正等算法的验证与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系统为红外热像仪设计仿真、算法的适用性和实时性验证以及算法的优化提供了灵活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3.
定标校正法是目前人们实际使用较多的一种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该方法采用的算法简单,易于用硬件实时实现,但也存在校正精度低的缺点,针对这一不足,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实际非线性响应曲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定标点的数量及选取对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精度的影响,为提高定标校正法的校正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来临,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凭借其灵活的重复可编程特性、开发成本低的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 (IoTs)、5G通信、航空航天以及武器装备等各个领域。作为FPGA设计开发过程中所必备的手段,FPGA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研究在各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机器学习方法的推动下,FPGA EDA工具的运行效率和结果质量(QoR)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该文首先对FPGA EDA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简要概述,随后综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在FPGA EDA高层次综合(HLS)、逻辑综合、布局与布线等各个不同阶段应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基于机器学习的FPGA EDA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为后摩尔时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现有车载供电系统的效率低和常规PI控制策略的超调量大、响应时间长、抗干扰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变论域模糊PI供电系统。该系统可以输入低压直流电,经DC-DC升压电路、DC-AC电路变换,输出交流电压为小型用电器供电,并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根据误差大小对PI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调整,从而满足最优的性能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电流波动小,电压稳定性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改善红外图像质量、提高人造目标的可识别率,基于偏振度图像能够较好地凸显人造目标,偏振角较好地描述不同物体表面取向,I图像能反映场景的强度信息的特征,采用对红外图像进行偏振图像融合的算法,即先通过红外热像仪和偏振片拍摄到偏振角度为0°,60°和120°3幅红外图像,再通过计算得到I,Q,U图像,进而得到偏振度图像和偏振角图像,最后对I图像、偏振度和偏振角图像进行红外偏振图像融合,得到高质量的红外偏振图像,由理论分析得到了各个图像的性能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偏振图像融合算法得到的图像数据合理,达到了改善红外图像质量和提高图像中的人造目标的可识别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向地层深部拓展,弄清烃源岩层生烃底限对于确定含油气盆地有效勘探领域范围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根据烃源岩层生排烃机理,采用有机元素变化分析法、生烃潜力法、残留烃量法和排烃量法4类7种方法对该区烃源岩的生烃底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沙河街组烃源岩生烃底限相差不大,全区生烃底限对应的镜质体反射率值(Ro)介于3.23%~3.97%,平均为3.71%,全区生烃底限对应的深度H值介于5 244~5 525m,平均为5 433 m;2凹陷北部生烃底限Ro介于3.61%~3.97%,平均为3.81%,其生烃底限H值介于5 415~5 545m,平均为5 488 m;3凹陷南部生烃底限Ro介于3.20%~3.74%,平均为3.48%,其生烃底限H值介于5 265~5 375m,平均为5 278 m。结论认为:该区南、北地区生烃底限存在差异,北部地区生烃底限对应的热演化程度(Ro)值和深度值明显高于南部地区,这与凹陷北部沙河街组发育巨厚膏盐层有关,主要体现为南、北地区在有机质类型、地层温度和压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0.
总结了F2分子激光器的实验与理论工作,讨论了该激光器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并展望了F2分子激光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