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8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6 毫秒
51.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渗滤体系聚合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渗滤体系聚合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渗滤体系微乳液聚合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研究体系具有联想及预测能力,并可初步识别聚合体系是否属于渗滤体系,揭示了BP模型可作为有效手段应用于聚合反应建模。  相似文献   
52.
采用盘式法制备淀粉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淀粉/单体比、淀粉糊化温度、KPS、处理温度等对合成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淀粉/AA为1/3,KPS为0.1g,糊化温度90℃,后处理温度110℃,按该配方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经过干燥处理后吸水率在500g/g左右.进而合成的水晶花泥吸水率为264g/g,吸盐水率为25g/g,在上染率、保色等方面的性能优于进口的水晶花泥.  相似文献   
53.
活化改性废硅橡胶与EPDM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卫英  李晓  李键钊  林波 《橡胶工业》2003,50(3):143-146
采用六亚甲基四胺与氯化铁/氯化亚铁混合物作为废硅橡胶的活化改性剂,以活化改性后的废硅橡胶与EPDM共混,研究活化改性剂添加方式及活化改性废硅橡胶用量对共混物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改性剂与废硅橡胶先预炼的活化效果较好,EPDM/活化改性废硅橡胶共混比为90/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4.
以马来酸酐为接枝单体在Brabender中驿LLDPE进行了熔融接枝改性研究,了共共混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以及混合时间对接枝过程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证明了接枝反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55.
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色氨酸作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多孔基质球表面复合印迹层,制备了L-色氨酸表面印迹聚合物微球(SMIPs),探索了不同比表面积基质球及添加丙烯腈对SMIP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球比表面积为432.0m~2/g时,SMIPs对L-色氨酸的吸附量较高;当n(AN):n(L-trp):3:1时,SMIPs的综合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6.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球形苯类吸收树脂,研究了交联剂用量与树脂的吸收倍率、交联密度和凝胶分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交联结构对树脂吸收和释放动力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考察了树脂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吸收树脂的凝胶分数和交联密度不断增大,吸收倍率出现峰值;随着交联密度的提高,吸收树脂对甲苯的吸收速率和释放速率均减慢,吸收动力学常数与释放扩散系数都不断降低;树脂对甲苯的吸收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得出了形式简洁的吸收树脂释放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吸收树脂释放甲苯的动力学行为;吸收树脂的交联结构稳定,再生重复使用10次以后树脂微球的大小、形貌和吸收倍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7.
王思思  英晓光  张卫英  李晓 《化工学报》2013,64(9):3437-3445
以L-胱氨酸(L-CYS)作为交联剂,利用滴液成球法制备交联球形壳聚糖凝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13C NMR、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CYS与壳聚糖发生了酰胺化及酯化反应,并且制得的凝胶内部存在着疏松的网络状大孔。交联剂L-CYS中的二硫键有助于二价铜离子的吸附。以L-CYS交联得到的球形壳聚糖凝胶对Cu2+的吸附量达到了72.96 mg·g-1,接近于未交联的球形壳聚糖凝胶的吸附量,而耐溶胀性优于未交联的壳聚糖凝胶。  相似文献   
58.
为了改进传统的水中进占筑坝方法 ,山东省菏泽地区河务局于 2 0 0 0年汛前率先在黄河下游用土工格栅堆石进占技术修筑了杨集上延 9号至 10号实验坝。土工格栅堆石进占筑坝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土工格栅的隔离及抗拉增阻作用 ,将河床与块石隔离开 ,增加河床承载力 ,提高占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从而达到缩小占体体积、提高块石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通过 1个月的施工和 3个多月的运行观测 ,初步分析土工格栅堆石进占筑坝技术是一种工艺简单、结构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工程造价低 ,且工程出险几率少的水中进占筑坝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