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丝素——PVP共混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丝素-PVP共混膜的制备方法,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吸湿性、透气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丝素中加入适量PVP后,可使共混膜具有良好强伸度、柔软性,吸湿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改善了丝素创面保护膜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关于顺重氮酸盐能否参予偶合反应的问题众说纷纭.有些书中认为:重氮酸盐具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其中,顺重氮酸盐极活泼,易发生偶合反应,而反重氮酸盐很稳定,不发生偶合反应.最近国外出版:“Organic Chemistry”中认为无论顺式还是反式都不能参予偶合反应.本人同意顺重氮酸盐不能参予偶合反应的观点,本文从对偶合反应历程的理论分析以及偶合介质的实际选择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3.
74.
以质量分数98%的甲酸为溶剂,将壳聚糖、明胶及电解质分别与再生丝素共混制备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并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3%的丝素纺丝液中加入4%壳聚糖的电纺丝断头减少,纤维直径下降。低质量分数丝素溶液中共混明胶后电纺丝中的珠状物和断头明显减少,并有利于其在生物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质量分数为11%的丝素纺丝液中加入1%LiBr和0.8%Na2B4O7的共混电纺丝完全消除了珠状纤维及断裂现象,形成细而均匀的规整纤维。  相似文献   
75.
药物丝素膜的性能及在烧伤感染创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含抗菌药物的丝素膜,通过性能检测,表明该膜不仅具有普通丝素创面保护膜优良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临床民表明该药物丝素膜既具有保护创面的作用,又能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作为一种抗感染的创面覆盖材料,应用于烧伤感染创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通过对几种国内外喷水织机浆丝湿抱合力测试结果及各种浆丝织造情况的比较来探讨湿抱合力对浆丝织造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提高浆丝抱合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77.
张幼珠  张方华 《丝绸》1990,(5):36-38
通过对复合助剂和单一助剂的表面性能及其处理生丝物理性能的测定,探讨分析针织前处理助剂对生丝的作用原理,并提出复合助剂的优越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8.
本文在讨论了活性染料染色织物发生酸性水介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水介机理后提出了防止酸性水介的方法,列举了树脂型固色剂的类型和例子,介绍了国外研究情况,讨论了自制固色剂CRA的合成和固色机理,并介绍了小样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9.
静电纺丝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仿、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得质量分数为5%的聚乳酸(PLA)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PLA纤维膜;以98%的甲酸为溶剂,制得丝素纺丝液,在PLA纤维膜上喷射丝素纺丝液制成PLA/丝素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并测定其微细结构、力学性能、溶失率及生物性能.结果表明:PLA/丝素复合纤维膜呈规整排列的多孔网状结构.与丝素膜相比,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丝素蛋白转向β折叠结构,断裂比功提高18倍,水中溶失率降低3倍,更有利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生长.  相似文献   
80.
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阻燃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聚磷酸铵(APP)单一阻燃剂、聚磷酸铵与三聚氰胺(APP/MEL)二元复配阻燃剂及聚磷酸铵、三聚氰铵、季戊四醇(APP/MEL/PER)二元复配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测试结果表明:APP单一阻燃剂处理的棉织物阻燃效果较差;APP/MEL处理的棉织物次之;APP/MEL/PER(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