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18篇
建筑科学   65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的注浆类型,机理,及砾石层持力层中桩义注浆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3个盾构隧道工程实例中盾尾注浆引起的地面隆起的分析,对比了Mindlin解、sa—gaseta法、Verruiit-Booker法、Loganathan—Poulos法、Chi法和Park法6种解析方法及高斯公式预测盾构掘进盾尾注浆引起的地面隆起的适用性,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考虑注浆地面隆起后盾构掘进地面位移计算的修正Peck公式。分析表明:盾尾注浆引起的横断面地面隆起曲线,可以用高斯公式和Chi法较好地拟合,在确定注浆隆起宽度参数K。和沉降影响角口的经验取值后,可预测盾构注浆隆起。考虑注浆隆起的修正Peck公式,可合理地预测包含注浆隆起在内的盾构掘进引起的横断面地面位移。  相似文献   
23.
笔者学习了刘松玉同志的“大直径泥质软岩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状”一文(载《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pp.58~61,以下简称“原文”)很有收获,但笔者对原文的概念、统计方法和结论有不同看法,提出来与作者商榷。1 关于泥质软岩的提法  *(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岩石按强度分类可分为硬质岩石(抗压强度≥30MPa)和软质岩石(<30MPa),并指出硬质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花岗岩、石灰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硅质砾岩等;软质岩石(可分次软岩石和极软岩石)其代表性岩石有粘土岩、页岩、千枚岩、绿泥石片岩、泥岩等。原文中表2桩端持力层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砾  相似文献   
24.
极限应力法计算复合桩基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正应力法是计算复合桩基加固区沉降的方法之一,其最大缺点是桩土应力比n难以确定。复合桩基中刚性桩受力的实测统计数据表明:基础边、角部刚性桩极限承载力发挥度在90%以上,基础中部刚性桩极限承载力发挥度也在80%以上。据此提出假定刚性桩承载力发挥到接近其极限承载力,从而可方便地确定桩土应力比n,解决修正应力法的难题,故称该计算方法为极限应力法。另外,对该假定造成的误差进行研究,并与修正应力法的误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修正应力法不考虑桩对土的侧限作用使沉降计算结果偏大,而此假定计算结果偏小,从而使极限应力法比修正应力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5.
 介绍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分析盾构出洞时洞门涌泥水及加固区土体坍塌的原因、规避及处理措施;分析两线盾构先后穿越钱塘江大堤时大堤沉降明显不同的原因,结合工程实践提出泥水盾构过堤控制沉降的措施;分析工程中盾尾密封失效的原因,并介绍在江底高承压水地层中采用液氮冻结封堵地下水和修复盾尾刷的方法。工程实践表明,良好的洞门密封可以避免洞门涌水和加固区土体坍塌;持续降雨和泥水压力的剧烈波动会加剧大堤的沉降,而通过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可以降低盾构施工对大堤的扰动;液氮冻结法可以安全地封堵地下水,更换第一道尾刷并且增设一道尾刷的方案可以成功地消除盾尾漏浆涌水的风险。  相似文献   
26.
开口管桩极限承载力的分析与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土塞”的存在,开口管桩的承载机理比闭口管桩更加复杂。为了确定开口管桩极限承载力,本文根据前人所作的工作,简化了管桩承载力计算中的若干参数,并结合莫尔-库仑定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粘土中计算开口管桩极限承载力的简便方法。同时在实例中,通过与其他承载力计算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7.
深厚软土非嵌岩超长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通过对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实测资料的分析 ,研究了软土中持力层为粘土、卵石层的超长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得到了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发挥规律和桩身压缩变形规律 ,为今后超长桩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8.
软土地基管桩挤土浮桩与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广场10万m2高层建筑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出现大量浮桩的现象,通过对试打桩、工程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软土地基中管桩挤土上浮对桩侧阻、端阻和承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群桩上浮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浮桩进行注浆和复打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表明:在软土地基中处理管桩浮桩应优先采用复打措施。  相似文献   
29.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刊登的“虎门大桥嵌岩压桩试验的分析和建议”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作者吴王武等 )介绍了综合刚度法和模型桩、原位桩的试验实例分析 ,有一定的工程意义。笔者就以下几点与原文作者交流讨论。 1 关于用实测应变计算桩身轴力和摩阻力[1]笔者觉得原文的综合刚度法与目前广泛采用的用实测应变计算桩身轴力和摩阻力的方法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实测应变εi →计算实测应力σi =Eiεi →再计算各断面轴力Ni=σiAsi→ 再计算各断面桩侧侧壁摩阻力的平均值fi(或Ti) =(Ni-Ni+ 1) /ЛdLi ,两者并无不同。2 关于假定条件在用实测应变推算实测轴力和  相似文献   
30.
不同持力层钻孔桩桩底后注浆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钻孔桩桩底后注浆的机理和工艺技术。采用分层位移迭代法对不同桩基持力层注浆前后的Q-s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持力层从粘土→粉砂→砾石层,颗粒越粗,桩底后注浆的效果越好。还通过试桩作了注浆前后的对比静力试验,得出了以下结果:桩的承载力的增幅注浆后比注浆前一般可提高20%30%,对砾石持力层,可超过40%,且沉降量明显减少;注浆后桩身轴力可发挥更大潜力;注浆后桩侧摩擦力能明显提高。文末,并对砾石层、粉砂层、粘土层及基岩四种持力层的钻孔桩桩底后注浆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给出了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