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9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8篇 |
综合类 | 155篇 |
化学工业 | 324篇 |
金属工艺 | 185篇 |
机械仪表 | 148篇 |
建筑科学 | 297篇 |
矿业工程 | 68篇 |
能源动力 | 38篇 |
轻工业 | 279篇 |
水利工程 | 83篇 |
石油天然气 | 107篇 |
武器工业 | 59篇 |
无线电 | 2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1篇 |
冶金工业 | 56篇 |
原子能技术 | 16篇 |
自动化技术 | 2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64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52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1,4-丁二酸二酰肼为原料,采用"MNNG合环法"一锅直接合成了1,2-二(3,3′-二硝氨基-1H-1,2,4-三唑-5-基)乙烷一水合物(1),研究了化合物1的较优合成工艺.通过化合物1与1,3-丙二胺反应得到了1,2-二(3,3′-二硝氨基-1H-1,2,4-三唑-5-基)乙烷-1,3-丙二铵盐(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获得了化合物2的单晶结构.采用红外光谱、核磁以及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热性能,结果表明1和2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84℃和214℃;利用EXPLO5(v6.02)软件模拟计算了化合物1和2的主要爆轰参数,其中化合物1的理论爆速为8602 m·s-1,理论爆压为28.10 GPa,化合物2的理论爆速为7740 m·s-1,理论爆压为19.10 GPa;利用BAM感度测试仪进行感度测试,化合物1的撞击感度为35 J,摩擦感度为108 N,化合物2的撞击感度大于40 J,摩擦感度大于360 N. 相似文献
62.
63.
纳米铝热剂向着高能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在铝热反应过程中缺少大量的气体产物。为了弥补纳米铝热剂产气量不足的缺陷,提高纳米铝热剂的反应活性,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铝热剂Al@KIO4和Al@NaIO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定容燃烧实验、吸湿性实验和威力测试对两种铝热剂的形貌结构、热性能、定容燃烧性能、耐潮湿环境能力和起爆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Al@KIO4和Al@NaIO4纳米铝热剂的形貌规则、纯度高,铝热反应的总放热量分别为1262.12 J·g-1和1414.7 J·g-1;两种铝热剂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起始温度低,反应中伴随大量氧化性气态产物生成;高湿环境中两种铝热剂分别在第6天和第10天达到质量平衡,质量增重约0.64%和0.65%,耐潮湿环境能力良好;96 mg铝热剂作为起爆药装配到8#工业雷管中能使黑索今完全爆轰,可使5 mm厚的铅板穿孔,穿孔直径几乎到达叠氮化铅...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为提高调制分类识别精确度,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红绿蓝(RGB)循环谱二维图的智能调制识别方法。基于循环谱特征可识别调制类型的机理,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将三维的循环谱转换为二维平面的RGB循环谱图,并将其用于构建数据集;将一种计算复杂度较低的CNN作为调制类型分类识别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调制识别方法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获得更高的分类精确度。 相似文献
68.
针对常用薄膜换能元的沉积和成型方法耗时长、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喷墨打印制备了银膜换能元,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学显微镜(AFM)对换能元形貌及厚度进行了表征,对银膜桥的发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膜换能元厚度为2.1μm,表面平整,在不同输入能量下存在电热、电爆两种情况。银膜桥更容易产生等离子体;蘸有斯蒂芬酸铅(LTNR)的银膜桥在47μF脉冲放电下50%发火电压为6.65 V,脚-脚间可以耐受25 kV静电放电(放电电容为500 pF,串联5 kΩ电阻),可通过钝感电火工品1A1W5min测试。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