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42篇 |
化学工业 | 60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55篇 |
矿业工程 | 32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43篇 |
水利工程 | 34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5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进一步探讨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接着就现场管理移动通讯工程应用的数据库子系统、GIS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对于移动通讯工程的进一步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SOM网络的服装号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TLAB平台为基础,利用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测量的1860组样本数据进行SOM聚类,并用轮廓系数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在无监督聚类分析中,SOM聚类方法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具有残缺自动识别能力,分类结果唯一,可以在服装号型设置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建立分布式光伏能源驱动制冰蓄冷系统的光-电能量特性理论模型,分析光伏能源系统与制冰蓄冷系统中能量传递特性与?流,得到各部件能量与?值,给出能量损耗与?损,并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表明,系统对外供冷功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建立的模型能较好体现光伏驱动冰蓄冷空调系统能量传递特性及各部件能量损耗情况。分布式光伏能源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3.28%,系统能量利用率为7.02%,?利用率为38.51%,对外供冷176.51W,供冷输出?为358.61W。 相似文献
15.
对OCC制浆造纸污泥的基础特性(包括含水率、pH值、污泥颗粒粒径分布)以及污泥中灰分、有机物、粗纤维、木素等化学组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等分别对污泥的微观形态、元素组成、化学特性、热解特性等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OCC制浆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向。结果表明,OCC制浆造纸污泥属于高灰分污泥,由大量的矿物填料(主要为CaCO3和少量高岭土)和有机物(主要为纤维素和木素)组成,其在造纸填料、热塑性材料复合填充剂、建筑材料(砖材、水泥等)、土地改良、园林绿化、垃圾填埋厂覆盖材料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以2种不同粒径及表面活性的氢氧化铝(ATH)及微胶囊红磷作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三元乙丙橡胶(EPDM)硫化胶,表征了普通ATH和改性ATH(m-ATH)的微观形貌及其在EPDM中的分散状况,考察了2种ATH及并用微胶囊红磷对EPDM硫化胶阻燃性能、电绝缘性能、介电性能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ATH的平均粒径大于5μm,粒子团聚现象明显,而m-ATH具有更小的粒径,大多小于1μm,且粒子均匀分散;m-ATH比普通ATH更好地分散于橡胶体系中;在普通ATH和m-ATH相同用量下,m-ATH对EPDM硫化胶阻燃效果、电绝缘效果和增强效果较佳,但对介电性能影响不大;当m-ATH与微胶囊红磷并用时,EPDM硫化胶的阻燃效果和电绝缘性能更佳,其介电性能与未添加阻燃剂的EPDM硫化胶相当,且EPDM硫化胶具有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粉煤气化工艺中不同类型的干煤粉输送方式;对比了分别采用锥部流化板输送方式和顶部出料输送方式时煤管线密度变化的情况;分析了采用顶部出料输送方式时煤流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优缺点;简述了中下部出料输送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①采用顶部出料输送方式时的煤流量较锥部流化板方式更为稳定;②采用中下部出料输送方式可避免煤管线的形变。 相似文献
20.
防治水稻大螟及纵卷叶螟优良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大螟或稻纵卷叶螟的优良药剂,对5种供试药剂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药后41d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0.1%阿维·苏云菌云菌可湿性粉剂对大螟的防效均达80%以上。药后15d,20%氯虫苯甲酰胺对纵卷叶螟的保叶和治虫效果分别为84.99%和92.02%。结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是防治大螟及纵卷叶螟的优良药剂,可结合纵卷叶螟防治大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