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电工技术   352篇
综合类   290篇
化学工业   437篇
金属工艺   246篇
机械仪表   340篇
建筑科学   418篇
矿业工程   304篇
能源动力   77篇
轻工业   594篇
水利工程   161篇
石油天然气   327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4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3篇
冶金工业   162篇
原子能技术   48篇
自动化技术   46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根据工业及家庭供暖的要求,设计并研制成一种新型的热流量计,它采用方便而新颖的采集信息方式,并使用CPU精确实时的进行控制和运算,保证了热流量计的精确、实时和“分户计量”。  相似文献   
12.
PH值对化学沉积制备CdS薄膜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了pH值对化学沉积制备CdS薄膜性质的影响。表明:在柠檬酸钠作为络合剂的体系中随着溶液中氨水浓度的提高CdS薄膜会发生相变,从立方相变为六方相,即当氨水浓度为0.31M时,得到立方相的CdS薄膜;而当氨水的浓度大于0.51M时,得到六方相的CdS薄膜。氨水浓度的提高也使得CdS薄膜的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且制备得到的CdS薄膜从富CA变为富S,但是薄膜仍是n型。氨水浓度对CdS薄膜的光学性质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氨水浓度的提高所得到的CdS薄膜的禁带宽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张辉 《天津冶金》2003,(4):16-17
介绍了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出钢口袖砖工艺的开发过程,主要工艺参数的制定,实践证明,该工艺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福良  张辉 《电子技术》2003,30(9):58-59
文章介绍了一种以AT89C2 0 51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的温度测控系统 ,简要说明了它的工作原理 ,并给出了相关软件  相似文献   
15.
16.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现代化轧机水平为起点对武钢引起日本IHI设计制造的及我公司与德国SMS联合设计制造的层流冷却装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今后层流冷却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此文讲述可调谐光分插复用器的一种新半导体薄膜并以微光学技术生产了样机。可调范围大于8nm且测出插入口和分出口之间具有55dB以上的高隔离度。  相似文献   
18.
卿松  张辉 《新疆电力》2007,(2):64-67
网络隔离技术及采用这些技术的产品-网闸是保证信息共享又避免各种网络攻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频率伪随机捷变引信信号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频率捷变技术在无线电引信中的应用特点,分析了无线电引信发射频率伪随机捷变引信的信号特征,研究了其模糊函数和信号所携带的目标信息,指出提高无线电引信系统性能的技术途径,为频率捷变引信各种技术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中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渗入则产生了在药物设计、材料设计和蛋白质工程领域目前广为使用的强有力的新型工具——分子图形技术。分子的空间几何形状预示着它的特性。许多生物和化学现象只有通过对分子的组成、空间构象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观察和分析才能作出判断。因而,科学家们早就采用一些分子结构模型来解释化学事实和生物现象。建立分子模型已不是新的思想,但直到三维计算机图形硬件的产生和分子图形软件的开发,才为建立、操纵、研究这些模型提供了真正有效的精确的方法。至今,分子图形技术已得到充分地发展,分子图形软件丰富多样。同时也已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