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75篇
综合类   63篇
化学工业   122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61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57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63篇
水利工程   53篇
石油天然气   57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8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袁强强 《中氮肥》2023,(5):27-29+40
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期、二期180 kt/a合成氨装置均采用常压固定层间歇制气、煤气间接冷却、半水煤气湿法脱硫、全低温耐硫变换、NHD脱碳、双甲精制(醇烷化)及中压氨合成工艺。原料气压缩机一段入口增设溴化锂冷却器、二期合成氨装置原料气压缩机气缸扩缸改造于2021年年底完成后,原料气压缩机打气量大幅增加,可停运1台原料气压缩机,大幅降低了吨氨电耗,但出现了原料气压缩机低压段段间水冷器阻力高制约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问题。经分析,原因在于,一段入口增设溴化锂冷却器、压缩机扩缸改造后,原料气压缩机二段和三段水冷器进/出口半水煤气温度大幅上涨,半水煤气中的H2S在富氧、高温、高压环境中发生直接氧化反应生成了单质硫(硫蒸气)并在降温过程中逐步凝结附着在段间水冷器列管内所致。2022年4月技改后,增压后二段和三段水冷器入口半水煤气温度大幅降低,段间水冷器列管内再未出现过硫磺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正>提出两种MS双电源快速切换成套装置在配电网自愈线路内部的安装方案。首先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及原理,然后介绍并分析了两种安装方案的优劣势,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装置可在5 ms内切换,说明了方案的有效性,为企业提供了参考与解决思路。由于电网发展逐步多元化,电源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广泛接入,用户侧变频器、逆变器等非线性电气设备的大量运用,催生了非常复杂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为减少用电设备出现故障,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电网企业在配电网中积极运用自动化技术,建成了配电网自愈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在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中,分解炉内燃料燃烧和原料分解对水泥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有重要影响。与燃料直接注入分解炉燃烧相比,燃料经循环流化床预热处理后再注入分解炉燃烧不仅可以提高分解炉内燃烧性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同时预热处理也可以增加水泥分解炉的燃料适应性。主要研究煤与生物质混合燃料在进入分解炉前由循环流化床预热后的预热特性,即不同因素对固相预热燃料和煤气的影响。研究表明:氧碳比(单位时间内O2与C的摩尔质量比)的增大会导致预热炉内反应和颗粒碰撞更为剧烈,导致预热燃料粒径减小;同时氧碳比增加会使煤和稻壳耦合预热产生的焦炭灰分增加,其他组分减少;外热源升温可明显提升CO、CH4、H2等煤气有效燃烧组分的生成,提高固相燃料中各组分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994.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采用AP1000技术路线,其辐射防护设计在采用先进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如使用非能动安全系统来减少设备数量、反应堆压力容器采取一体化顶封头设计、主泵采用免维护屏蔽泵、蒸汽发生器一回路水室采用电解抛光技术、乏燃料转运通道采用水囊屏蔽等大量优化设计,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降低机组辐射水平和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本文简要介绍了海阳核电厂辐射防护设计中所采取的主要优化措施,并通过与国内运行核电厂相关典型数据的对比分析,给出了相关优化设计所取得的防护效果,以供后续核电项目辐射防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从两亲性共聚物的性能研究和相转化研究2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两亲性共聚物改性超滤膜防污能力的研究情况,重点以亲水、复合、稳定性能的研究介绍了改性的研究方向与进展,并指出现有两亲性共聚物共混改性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烟气碳热还原是减少燃煤水泥窑炉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围绕该方法在水泥窑炉领域的实际应用,该文以宁夏某水泥公司的2500t/d水泥窑炉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水泥窑炉窑尾烟气NO_(x)碳热还原进行数值模拟。系统探究水泥窑炉C5出口烟气初始O_(2)含量、烟气初始温度以及给煤速率等因素对烟气碳热还原效果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烟气初始O_(2)含量降低,NO_(x)还原效率逐渐升高,但是换热效率变差;烟气初始温度在1023.15~1123.15K范围内时,随着烟气初始温度升高,NO_(x)还原效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给煤速率增加,NO_(x)还原效率逐渐升高。综合考虑,烟气初始O_(2)含量以控制在1%左右为宜,而烟气初始温度为1048.15K时较为理想,综合考虑烟气/生料的温升与NO_(x)还原效果,给煤速率控制在700kg/h比较合适。该文研究结果可为烟气碳热还原技术在水泥窑炉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煤粉不同气氛和温度活化后的热半焦在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规律,采用拉曼光谱对煤焦碳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C和O的表面官能团,固态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表征碳共价键。将3种测量方法互相验证,提高结果可靠性,从微观层面表征半焦的化学结构,分析煤粉中温活化反应中温度和气氛对煤焦化学结构和表面官能团演变的影响,并探讨中温活化机理。结果表明,60~900℃下CO2和水蒸气对半焦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这可能是气体分子与煤焦分子结合形成羰基或羧基,在羰基或羧基分子影响下相连的碳键削弱断裂,从而破坏芳香环,产生新的活性位点,增强煤炭反应活性。经800℃下CO2活化或900℃下水蒸气活化后的半焦,活性位点数量均增加2倍以上,同时羰基和羧基占比之和由18%分别增至32%和34%,而CO2中温活化引起接氧脂碳由0.02增至0.11,水蒸气活化后桥碳比为0.01,相比N2热解半焦桥碳比大幅降低。煤粉中温活化反应主要通过形成羰基或羧基破坏芳香结构形成更多活性位点,但二...  相似文献   
998.
深孔泄水建筑物是大坝重要组成结构,发生淤堵会导致闸门启闭困难,严重影响大坝安全运行。总结了淤堵闸门启门力计算模型、淤堵物水下探测及清理技术现状,梳理了深孔淤堵物清理的技术难点,提出水下环境重构、闸门启门力计算、深孔清淤装备等方面的对策,同时指出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水下环境高精度重构技术、构建闸门启门力数值模型、研发多类型淤堵物一体化清理机器人等,以期提升大坝应对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9.
为提升人工开挖高边坡的稳定性,以湖北武汉森林大道挖方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未开挖、开挖未支护、抗滑桩支护和肋柱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等4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边坡开挖后稳定系数大幅度下降,抗滑桩能有效阻止坡脚土体的变形,板肋式锚索对抗滑桩以上的土体加固效果较好,各工况的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开挖边坡、肋柱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边坡、抗滑桩支护边坡、未支护边坡;(2)抗滑桩主要受剪力作用,悬臂段剪力为负,嵌固段为正,最大值在一级坡坡脚附近,其弯矩基本为正值,最大值处距桩顶约13 m;(3)在肋柱受力方面,锚固点处剪力最大,近似于集中点荷载,弯矩大小接近0,锚固点中间段肋柱剪力由受压向受拉状态转换,在中点附近达到最大拉剪应力,弯矩则先为正值再变为负值。  相似文献   
1000.
航空器中转动部件的测试一直是工程师关注的重点,转动部件的测试主要包括直升机旋翼、尾桨、传动轴、发动机桨叶等。已有的各类转动部件测试中,存在维护复杂、开发周期长、自动化程度底、成本高等因素,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转动部件测试设备十分必要,通过采用最小化的模块实现各类功能,提高通用化、自动化。转动部件测试设备工况环境严苛,需具备抗过载、冲击、振动、旋转、高低温等环境。设计采用模块化框架,将采集、控制、供电、传输等形成独立化,模块间高效通讯,各类测试场景下,模块可快速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