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篇 |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40篇 |
金属工艺 | 9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59篇 |
矿业工程 | 27篇 |
能源动力 | 20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85篇 |
石油天然气 | 37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1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为了解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特性,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大型多功能动静力三轴仪,对强度等级为C15、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为10-5/s,10-4/s,10-3/s,5×10-3 /s下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加载速率下单轴压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形、基于修正后的Weibull统计理论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模型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Weibull统计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全曲线模型;材料的强度硬化特性可以通过Weibull本构模型中的参数m和E值表征;应变软化特性可以通过Weibull本构模型中的参数c值表征。 相似文献
502.
503.
介绍了在微波暗室内进行目标双站RCS测试及成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双站测试分辨率的特点,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比了双站RCS测试接收信号处理的两种方法,指出了它们在目标成像和测试动态范围方面的优缺点,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对在暗室内进行双站测试的误差进行了探讨,以标准球为例,分析了接收端不满足远场条件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504.
505.
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用于系统建模的LMS(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和自适应逆控制原理.然后研究其可在重复使用运载器(RLV.Reusable Launch Vehicle)姿态控制中的应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在环境参数剧烈变化和系统具有较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自适应逆控制能够对可重复使用运动器进行鲁棒、精确地控制。 相似文献
506.
最近英国AEA工业技术研究所与几家日用陶瓷、地砖、耐火材料厂合作,研究开发溶胶-凝胶工艺新应用。该项目主要研究如何在陶瓷生产工艺中应用先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如在日用餐具、釉面砖、耐火材料及窑具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发现应用该工艺可改善餐具的装饰效果。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将掺粘土的色釉调配成凝胶态,烧成时烧蚀充分,与一般标准色彩相比,由于杂质量少,釉色更为真实。 相似文献
507.
508.
509.
为研究有压水环境中循环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历经不同荷载循环次数(0、25、50、100次)的水饱和混凝土试件(在2 MPa围压水环境中)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10-5、10-4、10-3、10-2/s)下的常规三轴静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材料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吸能能力等基本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同一加载速率下,水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和吸能能力均随循环次数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并且峰值应力和吸能能力增减的转折点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向荷载循环次数增大的方向平移,峰值应变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相同荷载循环次数后,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吸能能力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且荷载循环次数越大,率效应越显著,弹性模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逐渐较小。 相似文献
510.
突出孔洞对于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突出煤巷掘进头处煤体塑性区,并将其与实际突出孔洞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巷道掘进头处塑性区的范围。研究表明:巷道掘进面前方塑性区尺寸随着双向主应力比值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增长幅度呈增大趋势;不同的双向主应力比值导致巷道围岩出现不同大小范围的塑性区;当双向主应力比值较大,塑性区范围随着主应力方向的不同呈现明显差异;实际突出巷道掘进头处煤体塑性区与巷道突出孔洞在形态和位置上均有相当的一致性,巷道突出孔洞是由巷道掘进头处煤体塑性区演化、发展而来的;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巷道掘进头处煤体塑性区的尺寸,可以作为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分析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