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川气东送管道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设计输量为120×10^8m^3/a.设计压力为10MPa,沿线输气站配气压力平均为4~6MPa,调压过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资源的浪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压力能回收利用的4种方式,采用热力学炯分析法对川气东送各输气站调压过程中存在的压力能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川气东送输气站调压过程中可利用的压力能总和达到2600×1O^3kJ/a,相当于约9MW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节能潜力巨大建议下一步开展川气东送管道压力能利用的前期工作,以及冷量利用方式可行性研究,为国内其他高压管道压力能回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为查明酸性油气田某油井C110套管断裂失效原因,通过C110断裂失效套管断口宏观形貌、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腐蚀产物成分等综合分析,对酸性油气田某油井C110套管断裂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套管不居中导致套管产生应力集中,并在套管与卡瓦咬合的第1个齿形成严重机械损伤;同时,地层运动、套压波动等因素导致套管在应力集中部位出现交变载荷。最终,在套管内壁处于高H2S、低p H值环境下,在内表面交变应力集中区域发生腐蚀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23.
水平管中油水两相流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孝轩  宫敬 《化工机械》2006,33(1):59-65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平管线中油水两相流动过程中的流型、反相以及压降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油水两相输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徐孝轩  李奇  荆栋 《天然气工业》2018,38(1):116-122
随着我国多气源供应格局的形成,天然气计量方式逐渐从现行的体积计量方式向能量计量方式转变。现行的《天然气能量的测定》标准对多气源输配管网系统没有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能量计量程序,若采用热值数量加权平均赋值方法,能量计量误差可达8%,不能满足能量计量标准GB/T 18603—2014《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对能量计量精度的要求。为此,根据天然气输配管网的拓扑结构和气量平衡原理,利用天然气输配管网中现有的流量计量仪表对多气源输配管网进行状态重构,提出了一种区域多气源天然气输配系统状态重构能量计量方法,并对管网状态重构后进行能量计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方法确定了多气源输配管网状态重构所需流量仪表的最少数量及仪表布置方法 ;(2)多气源输配系统管网状态重构后,各下游天然气用户能量计量的误差均不超过0.5%,可满足GB/T 18603—2014对能量计量准确度最高等级(A级)误差在1%以内的要求。该研究成果为我国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程序。  相似文献   
25.
水平管中油气水三相流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孝轩  宫敬 《化工机械》2005,32(6):329-335,377
对国内外油气水三相管流中的关键问题,如流型划分、油水反相以及水力计算(包括持液率和压降)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同时指出了研究中的问题所在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6.
塔河油田重质原油的外输采用掺稀油降黏后加热输送的工艺,但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掺稀油数量将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当12区稠油与稀油比例为1∶1时,管输原油黏度将从目前的250 mPa·s升高至约为1 041 mPa·s,从而大大降低现有管道的输送能力,增加输送.过程中的热力和动力消耗。因此有必要研究超重质原油的管输技术、重质原油输油泵以及开发新的输送工艺,以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
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可在有限的管式空间内将液体吸收剂雾化为微米级液滴,实现高效的气液混合,进而显著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强化气液吸收传质过程,是天然气甘醇法脱水技术由塔式向管式转变的关键设备。为提高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内液体射流破碎和气液分散混合性能,基于初始流道结构,提出3种改进流道结构。结合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流道结构对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雾化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筛选出更为合理的流道结构。研究结果发现:雾化压降随气量增大而增大,随气液比增大略有减小;雾化液滴粒径随气体流量和气液比增加逐渐减小;相同工况下菱形锥+带凸台流道结构的液滴粒径最小,粒径分布集中在37~60μm,较初始流道结构的粒径减小40%以上;同时该结构的雾化液滴体积分数最高,较初始流道结构的体积分数增加5~17倍。究其原因,菱形锥结构有助于引导横向气流均匀流动,有效减少壁面黏附,起到增强液滴破碎和减小液膜厚度的作用;凸台结构有助于增强气液分散效果,降低液滴平均粒径,增加雾化液滴体积分数。所得结论可推动管式天然气甘醇法脱水技术早日实现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