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为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相同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情况下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相同时,为了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流动度,再生混凝土中除了加入一定量的附加水之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浆,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水泥浆的加入量逐渐增加;在侧向无限制受压破坏时,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破坏形式基本相同,且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影响不大;强度等级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早期强度逐渐降低,28 d强度逐渐增大;水灰比相同时,普通混凝土各个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25.
以赤泥、硅灰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泡沫玻璃.重点研究了原料配比及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等因素对泡沫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泡沫玻璃的孔径尺寸、分布特征、表观密度及吸水率等性能变化规律;探索出了赤泥、硅灰基泡沫玻璃较为适宜的原料配比及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等改性剂的适宜种类和添加量.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硅灰及废玻璃的适宜掺量分别为32.28%、27.72%和40%;匹配性良好的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分别为CaCO3、Na3PO4和硼砂,适宜加入量分别为3%、2%和2%.该条件下制备的泡沫玻璃孔径分布均匀、大小适中,表观密度为0.558 g/cm3,吸水率为5.46%,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