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紧跟新时代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引领,以培养城建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规划,旨在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2.
纳米技术是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石膏中,可以制备出性能更好的材料。对纳米技术在石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了介绍,发现纳米材料能使石膏具备光催化性、相变储能性,提高石膏的力学性能、生物耐久性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制备纳米CaSO_4及其他纳米材料。指出了目前纳米技术在石膏中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采用烘干炉-预热炉-烧成炉\"三炉联用\"模拟烧结机生产陶粒的方式,研究不同焙烧温度和烧成时间对赤泥陶粒宏观、微观形貌结构及强度、吸水率、堆积密度等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温度550℃、预热时间15 min条件下,优化焙烧温度为1115℃、烧成时间15 min.制备的赤泥陶粒整体陶质化特征显著,表层呈典型玻化...  相似文献   
24.
为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相同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情况下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相同时,为了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流动度,再生混凝土中除了加入一定量的附加水之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浆,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水泥浆的加入量逐渐增加;在侧向无限制受压破坏时,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破坏形式基本相同,且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影响不大;强度等级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早期强度逐渐降低,28 d强度逐渐增大;水灰比相同时,普通混凝土各个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25.
以赤泥、硅灰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泡沫玻璃.重点研究了原料配比及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等因素对泡沫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泡沫玻璃的孔径尺寸、分布特征、表观密度及吸水率等性能变化规律;探索出了赤泥、硅灰基泡沫玻璃较为适宜的原料配比及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等改性剂的适宜种类和添加量.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硅灰及废玻璃的适宜掺量分别为32.28%、27.72%和40%;匹配性良好的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分别为CaCO3、Na3PO4和硼砂,适宜加入量分别为3%、2%和2%.该条件下制备的泡沫玻璃孔径分布均匀、大小适中,表观密度为0.558 g/cm3,吸水率为5.46%,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6.
对浙江省在用工业锅炉信息进行了分类统计,基于2009年和2010年浙江省内在用工业锅炉测试数据,对近年浙江省工业锅炉能耗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端部加厚油管分段成形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端加厚是提高油管接头强度的有效途径,滚压螺纹有利于缓解应力疲劳。大变形量的管材镦粗容易产生内凹、折叠等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经过整体工艺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模锻成形新工艺:将油管的镦粗加厚部分按照适当比例分为两段,分别单独锻造成形,然后经摩擦焊接实现加厚段的连接,并根据成形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模具,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和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