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分散荧光黄10GN对65/35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纯碱、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分散荧光黄10GN/活性荧光黄FL对涤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荧光黄10GN 0.5%(omf),活性荧光黄FL 6%(omf),纯碱10 g/L,氯化钠50 g/L,先使分散荧光黄10GN在高温条件下上染涤纶,再降温至60℃加碱使活性荧光黄FL上染棉,染色涤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但非荧光活性染料的加入对染色棉织物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荧光染色涤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32.
文中采用荆芥色素对锦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荆芥色素染色对锦纶针织物染色性能和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上染百分率、颜色特征值、UPF指数、紫外线透过率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当荆芥色素用量为50 mL/L时,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2.00~4.00,温度100℃,保温染色60 min;染色后锦纶针织物的染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当荆芥色素用量为100 mL/L时,染色锦纶具有优异的防紫外线性能,UPF值达30.00以上。  相似文献   
33.
文章采用超声水浴提取法提取艾绒色素,研究了染色pH值、温度、时间、艾绒色素质量分数对蚕丝织物染色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测量了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紫外线防护因子(UPF值)及紫外线A(UVA)和紫外线B(UVB)的透过率,测定了染色蚕丝织物的耐洗、摩擦和日晒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蚕丝织物艾绒色素的较佳染色工艺为染色p H3,染色温度100℃,保温染色时间60 min,当艾绒色素相对蚕丝织物质量4%时,染色蚕丝织物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其UPF值达到40以上,且艾绒色素直接染色蚕丝织物的耐洗、摩擦和日晒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满足日常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34.
将MWCNTs-COOH吸附在羊毛织物表面,以赋予羊毛织物导电性能。研究了吸附pH、吸附温度和时间、MWCNTs-COOH用量对羊毛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性条件最适合MWCNTs-COOH对羊毛的吸附。MWCNTs-COOH对羊毛浸渍法导电整理的最佳工艺为:MWCNTs-COOH 4 g/L,pH=4,吸附温度80~100℃,吸附时间60 min以上,该工艺条件制得的羊毛织物导电耐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5.
曹机良  孟春丽  程献伟 《印染》2014,40(20):15-19
采用靛蓝染料对聚酰胺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保险粉、烧碱、氯化钠和染料的用量,氧化时间和染色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采用氯化稀土提高染色织物色泽鲜艳度,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保险粉25 g/L,烧碱4 g/L时,染色效果较好;氯化稀土媒染剂同浴处理和后处理可提高染色织物鲜艳度,且随氯化稀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为1~2级,耐皂洗色牢度均达4级以上。  相似文献   
36.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改性前后棉织物染色,分析了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和染料用量3个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和固着效率的影响,测试并比较了改性前后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改性织物染色时只需加入10 g/L氯化钠就可达到比常规染色更高的K/S值;改性棉织物上染和固着速率高于未改性棉织物,染色时应注意匀染和透染性;改性棉织物的染色牢度与未改性棉织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7.
采用3只L型活性染料安诺素黄棕L-F,安诺素红L-S,安诺素藏青L-3G用于羊毛染色,探讨染色方法、碱剂用量、氯化钠用量、固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酸后碱法用于羊毛的染色,染色可获得较高的表观色深值,当染料用量为2%(owf)时,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pH值4,纯碱1 g/L,氯化钠30 g/L,固色温度90℃,固色时间30 min左右,染色的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均在3~4级以上。  相似文献   
38.
采用植酸钠作为双蛋白纤维(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活性染料染色促染和固色助剂,探讨了植酸钠用量、氯化钠用量、植酸钠加入方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植酸钠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纤维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植酸钠可在染色初始阶段一次投入,但用量较多,为100 g/L左右;也可采用10 g/L氯化钠和10 g/L植酸钠的混合物作为活性染料染色的促染和固色碱剂,植酸钠加入方式为在始染时加入1/3,升温至60℃,加入剩余的2/3,60℃保温60 min,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及染色牢度与常规染色工艺接近.  相似文献   
39.
改性棉织物采用苏木提取液进行媒染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K/S值随染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媒染温度为80 ℃以上,染色时间30 min以上,媒染剂1 g/L左右,染色织物具有较深的色泽和一定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40.
采用毛用活性/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棉模拟交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分析了毛用活性/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和棉织物的上染情况,探讨了染料用量、电解质NaCl质量浓度、染色pH值和温度对羊毛和棉织物染色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结果表明:当Argazol黄NF-GR用量4%(owf)和毛用活性艳黄R用量0.1%(owf)、Argazol蓝NF-BG用量4%(owf)和毛用活性艳蓝4R用量0.45%(owf),NaCl质量浓度80 g/L,pH值7,98℃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有较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