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4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雍  范杰  张淑洁  李凤艳  王瑞 《纺织教育》2012,27(1):68-69,81
对“花式纱线”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探索,增加设计性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考核,突出对学生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空气气氛下阳离子改性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的结构与性能,进一步优化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改性的Fe_3O_4的制备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了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的过程中,PDDA在Fe_3O_4晶粒成型的不同阶段进行改性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DDA在Fe_3O_4晶粒成型后直接进行改性,其包覆厚度适宜,包覆率约为2.01%;包覆外观均匀,表现为Fe_3O_4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PDDA中;得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磁性最强,可高达3.47×10~5A/m。  相似文献   
63.
针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存在氮气用量多、过程较复杂等不足,在该方法基础上,研究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简便方法制备性能相当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系统地研究了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沉淀剂浓度及反应体系p H值对Fe3O4纳米粒子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得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 H值为12时,在有氧条件下可使Fe2+和Fe3+充分反应形成Fe3O4沉淀;当Fe2+和Fe3+的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Na OH浓度为0.15 mol/L,可制备出结晶完整、球形、粒径小于20 nm的Fe3O4纳米颗粒,其饱和磁化强度为3.34×105A/m,磁性较强。  相似文献   
64.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含磷MCM-41分子筛。运用XRD、SEM、NH3-TPD、BET、NMR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主要有弱酸和中强酸中心,无强酸中心,酸量为0.349 ~0.553 mmol/g;磷原子已经成功进入了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别选用1,3,5-三异丙基苯和正十四烷作为反应物,使用自动微反装置,对分子筛进行催化活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含磷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1,3,5-三异丙基苯的转化率为87.1%,正十四烷的转化率为56.2%,均高于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时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65.
均相法合成丝光沸石/β沸石混晶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天波  张慧英  李凤艳  宗保宁 《石油化工》2004,33(11):1046-1050
以铝酸钠为铝源、硅溶胶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胺为模板剂,通过调节β沸石晶化条件用均相法合成了丝光沸石/β沸石混晶材料。对混晶材料进行了XRD,SEM,NH3-TPD和BET表征,利用脉冲微反装置考察了在混晶材料上的甲苯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混晶材料中存在的β沸石、丝光沸石不是呈纯粹的物理混合状态;混晶材料的孔道结构与机械混合物、β沸石、丝光沸石有所不同。由于混晶材料的高温脱附峰峰温比β沸石、机械混合物的峰温分别低6℃和10℃,而强酸酸量分别比β沸石、机械混合物大3%和7%,所以混晶材料与机械混合物、丝光沸石、β沸石相比,有较好的甲苯烷基化反应性能。以混晶材料催化的甲苯烷基化反应产物中的二甲苯收率较β沸石、机械混合物和丝光沸石为催化剂分别高27.2%,25.4%和13.6%。  相似文献   
66.
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磷化钼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油量以及加入助剂对大分子模型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喹啉和萘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催化剂对喹啉的HDN、二苯并噻吩的HDS和萘的HYD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呈波浪式变化,其中对萘的HYD活性变化幅度比较大.进油量在1.2~7.2 ml/h范围内,催化剂的HDS、HDN和HY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加入助剂后,温度为340℃时对喹啉的HDN和二苯并噻吩的HDS的活性影响明显高于370℃条件下催化剂的相应活性.  相似文献   
67.
采用偏钨酸铵 {(NH4 ) 2 W4 O1 3·18H2 O }与磷酸氢二铵 {(NH4 ) 2 HPO4 }溶解、蒸发、焙烧和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 ,制备了无负载磷化钨催化剂。利用物相测定 (XRD)和比表面积测定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 ,采用程序升温氢还原方法对催化剂前体的加氢还原过程进行考察 ,通过失重率计算出催化剂前体的物质组成为WPO5.5·0 .5H2 O。以制备的磷化钨为活性组分 ,Al2 O3为稀释剂 ,着重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对吡啶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在适宜的反应条件 (空速为 4h- 1 、反应温度为 3 40℃、氢油体积比为 10 0 0、反应压力为 3 .0MPa)下 ,对模型化合物为二苯并噻吩(含 3 0 0 0 μg/g硫 )、喹啉 (含 2 0 0 0 μg/g磷 )和环己烷 (溶剂 )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无负载磷化钨催化剂有相当的活性 ,脱氮率为 76.5 % ,脱硫率为 60 .3 4%。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w(C)=039%和w(C)=053%的2种Cr17Mo型耐蚀塑料模具钢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种钢材经适当的淬、回火处理后,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在弱酸和氧化性酸(醋酸和硝酸)中,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9.
以硅酸乙酯(TEOS)为水解前驱体,制备了有机硅水溶胶体系.测定陈化过程中的溶胶粒径,研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电解质溶液对溶胶的形成过程和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形成的凝胶结构.结果表明:控制反应物中水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可以改变溶胶的水解速率和聚集速率,使胶凝化时间发生变化;溶胶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溶液,能改变溶胶体系的 pH 值,胶凝时间由6 d缩短到2 h以内.  相似文献   
70.
李凤艳 《山东化工》2002,31(5):32-34
辽阳化纤公司炼油厂在常压蒸馏塔顶增设循环回流装置回收塔顶部分低温位热能效果良好 ,回收热量 5 42× 10 4 kJ/h ,折合全年节约燃料油 960t、电 18.4× 10 4 kW·h。文章讲述了常压塔顶循环回流取热的背景、技术改造方案、工艺计算过程和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