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7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模拟螺旋桨的受力状态及工作环境,采用小试样进行裂纹扩展试验,测得了四种不同锌当量及两种晶粒度不同的ZHAl 67—5—2—2合金的(da)/(dN)-△K 曲线,通过裂纹扩展速率(da)/(dN)来估算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比较了不同锌当量及晶粒的大小对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指出了黄铜的锌当量比晶粒度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有更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合金抗腐蚀疲劳性能最佳时的锌当量及组织中α与β相的比列关系。  相似文献   
72.
The ignition-proof mechanism of ZM5 magnesium alloy added with 0.1% (mass fraction) rare earth (RE) was investigated. The oxide scales and substra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and tensile test. And an oxidation model of ZM5 alloy with RE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ZM5 alloy is particularly elevated from 654 to 823 ℃, the microstructure is refined,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i...  相似文献   
73.
Sr变质后Al-28%Si合金中Si相的生长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的腐蚀、萃取方法,研究Sr变质后Al-28%Si合金初生Si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变质后合金中初生Si金相组织呈鱼骨状,萃取后是由八面体堆垛形成的长条状聚集体.SEM分析显示,Sr元素在初生硅内部并未富集,Sr的加入影响了初生硅的形核,并未影响初生Si的生长过程;变质后共晶Si表现为细而短的纤维杆状组成的脊骨状结构,能谱分析显示在共晶Si生长前端存在Sr元素的富集.游离态Sr原子在Si相表面的吸附阻止了共晶Si相的片状生长,进而形成分枝细密的珊瑚状共晶Si,Sr的加入影响了共晶Si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74.
Al-24%Si过共晶合金的磷锶变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l-24%Si过共晶合金进行单一P、Sr变质及P-Sr复合变质处理,研究变质后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单一P变质能很好的细化初晶硅,平均尺寸由未变质的200μm变为25μm,棱角钝化且弥散分布;单一Sr变质能使初晶硅产生鱼骨状,使共晶硅细化为短杆或蠕团状,且呈弥散分布;P+Sr复合变质对合金组织中的初晶硅和共晶硅均有一定的细化作用,但变质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75.
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氧化行为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ZM5镁合金阻燃性能,在其中添加了0.1wt%的混合稀土(RE)。通过分析该合金的氧化增重TGA曲线、热量变化DSC曲线和表面氧化膜的XRD谱、SEM图像及膜内元素分布,对其表面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力学性能和切削阻燃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wt%RE能显著提高ZM5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在连续升温过程中氧化增重主要发生在500~700℃,生成的保护性氧化膜主要由RE2O3、MgO、Al2O3和Mg17Al12组成,厚度为2.5~3.5μm,合金力学性能和切削阻燃效果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6.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P+RE+Sr三元复合变质对Al-28%Si活塞合金铸态组织及T6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变质剂的加入量对初晶硅细化作用的影响较大,初晶硅平均尺寸在20.91~42.5μm间变化,并通过拟合回归曲线及建立初晶硅受力模型说明初晶硅尺寸和形态对其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复合变质剂最佳加入量为0.3%P+1.0%RE+0.06%Sr;验证试验也表明,初晶硅平均尺寸L可一次细化至17.75μm,共晶硅呈细小颗粒状,300℃瞬时高温抗拉强度较未变质时提高50%;高温拉伸断口SEM分析表明,未变质试样断口存在粗大的初晶硅,呈脆性断裂,优化复合变质后,初晶硅细小,呈具有大量韧窝的混合状断口。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La、Ce混合稀土对过共晶Al-24Si合金中初生Si和共晶Si形态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腐蚀、萃取方法,得到未变质和La、Ce混合稀土变质的过共晶Al-24Si合金中初生Si和共晶Si相完整的立体形貌,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在Al-24Si合金结晶过程中,La、Ce通过在Si/Al界面前沿合金液中的富集作用,一方面抑制了Si相的长大,另一方面通过成分过冷影响Si相的长大方式,使其以非小平面即粗糙界面方式长大,改变初生Si和共晶Si相的形貌;对合金中形成的稀土化合物进行能谱分析表明,化合物中Si的摩尔分数较高,证明在稀土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消耗了Si原子,使初生Si和共晶Si长大时组织中Si含量减少,有效阻碍了初生Si和共晶Si的长大。  相似文献   
78.
采用富镧混合稀土对过共晶Al-24% 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富镧混合稀土不但能有效变质合金中的初晶硅,使其尺寸减小到40μm左右,形状多为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对共晶硅的细化更为明显,在初晶硅周围的共晶组织多为短杆状,部分则呈颗粒状,合金经变质后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初步探讨了混合稀土的变质机制.  相似文献   
79.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光催化特性,在太阳能储存与利用、光电转换、光致变色及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污染物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目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情况以及光催化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0.
在工业实验中研究了低频电磁场对水平连铸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频电磁场作用下,合适的电磁搅拌参数使奥氏体不锈钢宏观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明显改善,铸坯的柱状晶和等轴晶得到了显著的细化,消除了穿晶现象,等轴晶区扩大,中心缩孔、中心疏松级别明显降低;多次实验发现:对于奥氏体不锈钢,所需的搅拌强度应高于一般钢种,即使搅拌器的中心磁感应强度达900GS平均值(幅值达到1413GS),采用3~4Hz的频率,搅拌后对钢液的组织影响较小;在同样的磁场强度下,不锈钢液由于粘度大,因而其转速比碳钢液的转速约低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