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50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7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11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秦砖汉瓦”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砖瓦作为陶质建筑材料在我国出现的时期、发展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讨论了它们的工艺特点和长盛不衰的要素. 相似文献
72.
73.
74.
玻璃中的液-液分相及其对性能和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引言 五十年前Greig曾指出在BaO-BaO·SiO_2系统中存在有 S形的液相线,可能是由于在液相线下存在有亚稳的不混溶区,并且设想了它的形状和位置。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现象竟发展成为五十年来在非晶态物理和化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的成就之一。 Greig当时的工作以及稍后的许多工作所研究的还是以液相线上的稳定液相分离为对象。对玻璃工作者来说,这时的兴趣仍是在研究玻璃形成区。因为这种稳定的液相分离使得玻璃熔体在冷却后分层或变成乳浊,这是人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只 相似文献
75.
76.
77.
测量微晶玻璃的内耗是研究它们的滞弹性行为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用葛氏扭摆仪测量了Li_2O-K_2O-Al_2O_3-SiO_2 系统和MgO-Al_2O_3-SiO_2-TiO_2 系统微晶玻璃的内耗。测量的温度范围为-40℃到700℃,使用的频率为0.2~2.0C/s。试样为φ0.7~0.9×250mm。 发现Li_2O-K_2O-Al_2O_3-SiO_2 系统微晶玻璃在70℃附近出现了第一个峰,然后在160℃附近出现第二个峰。通过与急冷玻璃的内耗以及这种微晶玻璃的直流电导相比,可以认为第一个峰是碱金属离子在微晶玻璃的剩余玻璃相中的扩散。第二个峰则是由两个峰所组成,它们分别是由晶体中碱金属离子和剩余玻璃相中非桥氧离子的扩散所引起。 发现MgO-Al_2O_3-SiO_2-TiO_2 系统微晶玻璃在逐步晶化过程中的晶化温度小于 1100℃时有两个内耗峰,它们分别在100℃附近和400~500℃之间。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前者越来越大,而后者则逐渐消失。结合这种微晶玻璃的电导大于原始玻璃和电导活化能小于原始玻璃,可以认为第一个峰是由于松结合离子在某些晶体中的扩散所引起,第二峰的机理则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对玻璃液相分离现象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过去在一些简单系统中已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相比之下,对复杂多元系统的研究还很不够。CaO-MgO-Al_2O_2-SiO_2-P_2O_5-F系统是一个无碱多元系统,它具有显著的二液分离倾向。本工作根据TEM和DTA的实验结果,讨论了P_2O_5和B_2O_3两组分对该系统分相行为的影响,为了解多元系统中玻璃的分相规律提供了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9.
浙江临安天目窑黑釉瓷的科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近来在浙江临安天目山地区发现的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带有兔毫纹的黑釉盏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讨论了这些黑釉瓷的命名问题,胎、釉的特点及其与建阳窑、吉州窑黑釉瓷的区别和某些瓷片中兔毫纹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