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秦砖汉瓦”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砖瓦作为陶质建筑材料在我国出现的时期、发展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讨论了它们的工艺特点和长盛不衰的要素.  相似文献   
72.
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玻璃晶化过程中非晶相散射峰强度的变化,以它来计算堇青石基微晶玻璃内的晶相含量,由此探讨了低温预处理对堇青石基玻璃初晶相析出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炉渣玻璃     
Ⅰ前言苏联科学家М.И.(氵白工)克雷契教授,И.В.波洛费柯夫和Я.П.莫斯托弗,於1951年9月及1952年4月,在苏联的“玻璃与陶瓷”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两篇关于利用炼铁时所产生的鹼性炉渣作为熔制玻璃原料的文章(本文即根据这两篇文  相似文献   
74.
玻璃中的液-液分相及其对性能和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引言 五十年前Greig曾指出在BaO-BaO·SiO_2系统中存在有 S形的液相线,可能是由于在液相线下存在有亚稳的不混溶区,并且设想了它的形状和位置。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现象竟发展成为五十年来在非晶态物理和化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的成就之一。 Greig当时的工作以及稍后的许多工作所研究的还是以液相线上的稳定液相分离为对象。对玻璃工作者来说,这时的兴趣仍是在研究玻璃形成区。因为这种稳定的液相分离使得玻璃熔体在冷却后分层或变成乳浊,这是人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只  相似文献   
75.
光纤的高强度是光纤在光通信技术上应用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工作虽使光纤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光纤的断裂行为和影响其强度的因素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楚的。因此,为了长距离地和长期地使用光纤,进一步研究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玻璃的理论强度和葛里菲斯微裂纹对玻璃实际强度的影响,分析了许多作者应用韦布尔分布处理光纤强度数据和应用应力腐蚀理论解释光纤疲劳特性的结果,最后对提高光纤的强度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6.
透射电镜、差热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ZnO-Al_2O_3-SiO_2(ZAS)玻璃具有较强的分相倾向。当原始玻璃的分相程度较低时,在晶化时析出的亚稳初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若分相程度较完善,则析出的初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和β硅锌矿固溶体。同时从实验结果得出:分相不仅会改变初晶相类型,而且会加速ZAS玻璃的析晶。  相似文献   
77.
测量微晶玻璃的内耗是研究它们的滞弹性行为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用葛氏扭摆仪测量了Li_2O-K_2O-Al_2O_3-SiO_2 系统和MgO-Al_2O_3-SiO_2-TiO_2 系统微晶玻璃的内耗。测量的温度范围为-40℃到700℃,使用的频率为0.2~2.0C/s。试样为φ0.7~0.9×250mm。 发现Li_2O-K_2O-Al_2O_3-SiO_2 系统微晶玻璃在70℃附近出现了第一个峰,然后在160℃附近出现第二个峰。通过与急冷玻璃的内耗以及这种微晶玻璃的直流电导相比,可以认为第一个峰是碱金属离子在微晶玻璃的剩余玻璃相中的扩散。第二个峰则是由两个峰所组成,它们分别是由晶体中碱金属离子和剩余玻璃相中非桥氧离子的扩散所引起。 发现MgO-Al_2O_3-SiO_2-TiO_2 系统微晶玻璃在逐步晶化过程中的晶化温度小于 1100℃时有两个内耗峰,它们分别在100℃附近和400~500℃之间。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前者越来越大,而后者则逐渐消失。结合这种微晶玻璃的电导大于原始玻璃和电导活化能小于原始玻璃,可以认为第一个峰是由于松结合离子在某些晶体中的扩散所引起,第二峰的机理则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对玻璃液相分离现象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过去在一些简单系统中已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相比之下,对复杂多元系统的研究还很不够。CaO-MgO-Al_2O_2-SiO_2-P_2O_5-F系统是一个无碱多元系统,它具有显著的二液分离倾向。本工作根据TEM和DTA的实验结果,讨论了P_2O_5和B_2O_3两组分对该系统分相行为的影响,为了解多元系统中玻璃的分相规律提供了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9.
浙江临安天目窑黑釉瓷的科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治 《陶瓷学报》1997,18(4):185-194
研究了近来在浙江临安天目山地区发现的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带有兔毫纹的黑釉盏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讨论了这些黑釉瓷的命名问题,胎、釉的特点及其与建阳窑、吉州窑黑釉瓷的区别和某些瓷片中兔毫纹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0.
Li2O(Na2O)—BaO—B2O3—Al2O3—SiO2玻璃与NaNO3熔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