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火电机组热工被控对象数学模型辨识,在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参数整定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随着机组运行时间变长,热工控制对象静态、动态特性逐渐发生变化,相应控制参数已不在适应原自动控制回路.常规控制参数整定方法为解除自动,进行阶跃扰动实验,重新进行参数修正.上述整定方法不但干扰现场生产,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辨识精度不高...  相似文献   
52.
丁国栋  陈家庆  李振林  蔡小垒 《化工学报》2021,72(11):5552-5562
尽管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的注气口位置会对气泡在文丘里流道内的碎化特征产生直接影响,但迄今缺乏针对性的深入研究。通过可视化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注气口分别位于喉管处(结构1型)和进水管处(结构2型)时的气液流型、气泡破碎特征以及成泡特性。实验表明,气、液相流量对结构1型微气泡发生器内的气液流型影响显著,初始成泡区域随液相流量增加,环状流或泡状流向弹状流转变,而随气相流量增加则由泡状流或弹状流向环状流转变;结构2型微气泡发生器则在此过程中始终为泡状流,其对操作工况的适应范围大于结构1型。在相同工况下,结构1型微气泡发生器的成泡Sauter平均粒径小于结构2型,但随着液相Reynolds数的增大,二者间的成泡平均粒径差值随之减小。分析原因是由于弹状流流型下,延伸至扩张段区域的弹型泡的表面积更大,能量转化率更高,气泡界面失稳碎化的程度更显著。随着液相Reynolds数的增大,初始成泡体积减小,湍流破碎机理作用占据主导,掩盖了由于界面失稳引起的气泡破碎。结构1型微气泡发生器的成泡能耗高于结构2型,并且随液相Reynolds数的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值随之增大。综合来看,结构2型微气泡发生器能够在低能耗下实现高效成泡,面向工程应用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3.
文丘里流道内部流场及气泡破碎过程的正确表征是提升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成泡性能和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商业软件ANSYS Fluent中的VOF多相流模型,数值模拟研究单气泡在三维流场中的变形及破碎行为,揭示文丘里流道尤其是扩张段内的流场分布和气泡碎化过程,并对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成泡粒径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泡碎化发生在文丘里管式微气泡发生器的扩张段内,湍流耗散率越大,碎化生成微气泡的粒径越小。扩张段内中心区域的湍流耗散率远小于边壁区域,湍流耗散率径向位置分布的差异将直接导致所生成微气泡粒径分布的不均匀。在轴心线方向上,单气泡由进水管注入时的碎化程度强于由喉管处注入;在径向方向上,单气泡由进水管偏心位置注入时的碎化程度强于由中心位置处注入。进水管内安放带导流叶片的轴向静止起旋元件,不仅可提高扩张段的平均湍流耗散率,降低生成微气泡的平均粒径,而且可以降低径向湍流耗散率的标准差,增强扩张段内径向湍流耗散率的均匀度,进而提高所生成微气泡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  相似文献   
54.
针对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储层的特性认识不清、有效储层划分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岩心薄片、黏土矿物分析、物性测试以及核磁共振实验等手段开展了岩石储集空间特征、岩石蚀变程度、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的安山岩储层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研究,开发了相适应的测井解释评价模块,并结合常规测井和试油结果建立了安山岩储层的分类标准。结果表明:安山岩储集空间具有发育"微孔"、"杏仁孔"双孔隙的特征,且以微孔为主;根据不同蚀变程度所建立的安山岩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16%,平均相对误差为19.40%;新测井解释储层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与试油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有利于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有效储层的精确划分,并为该地区开发方案的设计及可采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56.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清水下泄,坝下游河道遭受持续冲刷,以致产生了不平衡的输沙问题,而床沙级配的变化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结合2015年7~9月长江枝城至沙市河段的冲刷过程实测资料,依据断面地形测量计算的冲淤变化结果以及河段进出口断面的悬移质级配成果,采用韩其为理论公式,对该河段的床沙级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运用实测数据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冲刷条件下,该方法基本上可以预测长江枝城至沙市河段沿程床沙的级配变化情况。该结论可为验证三峡水库坝下游的不平衡输沙理论提供实例证据。  相似文献   
57.
简述传感器技术在矿用卡车的应用,就典型设备故障论述保证传感器的精度和系统的完整性的必要性,传感器的发展在物联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油田加热炉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单项评价指 标加热炉的单项评价指标主要是排烟温度、炉体表面温度、空气系数、热效率。排烟温度、炉体表面温度和空气系数的大小只是间接地反映了炉子在某些方面的热损失程度。而热效率也只是直接地反映了炉子对热能利用程度,但不能综合地反映出前三个指标的作用程度。所以在此也把它当作加热炉的单项指标来对待。  相似文献   
59.
文章叙述了砀山县气候特点和小麦适时适量灌溉的重要性,并根据毛油坊试验站资料,分析了小麦灌溉的几个主要时期提出了各个埋藏的控制灌水定额,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0.
文章主要针对采场内WK-10 m^3电铲采掘作业中造成底板不平的各种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就如何改善达标进行了论述。矿山采掘区域内的底板平整度对下一步台阶的穿孔爆破、公路运输、段高稳定保持、设备安全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