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无线电 | 15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7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可重构计算的硬件结构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首先讨论了可重构计算的基本含义及特点,指出它的实质是突破了通用微处理仅时间维可变,ASIC空间维可变的限制,实现时间、空间两维可编程。其次,系统地综述了基于FPGA的可重构计算硬件结构的基本技术,重点讨论了逻辑单远的粒度及单元间互连的路由问题,最后给出了基于可重构计算的几个典型体系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42.
43.
移动环境下支持最小速率保证的端端可靠传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在固定地点从Internet检索、传输信息,希望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能方便地访问Internet,因此提出了移动In-ternet,它是传统Internet的有效延伸和扩展。不管在有线还是无线情况下,IETF的集成服务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一类是保证服务,另一类是适应服务。前者对延时、丢包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应用 相似文献
44.
基于协作的虚拟实验室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宽带 IP平台的发展,基于 Internet的协作不但能大大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节省开支。文章以基于Internet的虚拟实验室为背景,研究底层的网络支撑环境,包括支持QoS的网关机制和端一端拥挤控制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Java的软件协作环境。 相似文献
45.
当前基于尽力传送模型的Internet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质量,因此IETF提出了两种支持服务质量的体系结构:面向动态虚电路的Intserv和无连接的Diffserv。文章在比较分析两种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在Internet上,采用区分服务机制如何实现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功能,特别是对基于代理的带宽管理、支持QoS的VPN、安全机制、计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这样,支持QoS的VPN将能取代昂贵的基于租用专线的私有网络。 相似文献
46.
支持最少速率保证的UDP的拥塞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目前TCP流量在整个Internet流量中占有主要地位,但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升级改造,基于UDP的间频、视频等实时多媒体流量日益增加,而这些产时流量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带宽保证,同时又具有TCP友好的端端拥塞控制机制。从端主机和网关队列机制两方面着手,提出了一种支持IETF定义的可控负载服务机制,其实现原理是在端主机方配置基于令牌桶的自适应的支持标记的速率调节机制,在网关采用加强的RED(随机早期检测)队列管理机制对不同的流量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在NS仿真环境下对其公平性、带宽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实验,证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VP的虚拟实验室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述了基于VP的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关键技术。基于VP的实验方法,是一类基于计算的除理论与实验之餐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方法。它涉及网络计算,科学计算可视化等前沿信息科学与技术,基于VP的虚拟实验技术与方法。可实现“软件即仪器”,“软件即元器件”,可解决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且介绍了3个典型系统,基本上代表了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方向。图2,参8 相似文献
50.
Unix环境下DLPI接口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了IP和UDP报文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如何在Unix环境下的DLPI上方便地实现对等通信。对等通信的实现直接基于Unix的流机制,通过在链路层上构造与对方协议相应的报文格式来达到对等通信的目的,这是当前广为应用的客户机/服务器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