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我的安全我做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的简单技术,我们完全可以保证自己在电子商务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的使用高压电机。高压电机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率高等多种优点,但是,同时又存在很多的缺点,例如:功率因数低、电网无功损耗量大、运行电流较大。目前,有很多高压电机不仅给电网造成了严重的负担,而且也不能经济、平滑的运行下去。尽管高压电机存在很多的缺点,但是,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高压电机的生产总量占电机制造总量的70%,由此看来,高压电机的使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高压电机振动故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找出了影响设备运行效率的各种因素。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通常采用查找和处理的措施来解决高压电机在运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李明浩  张元元 《广州化工》2014,(16):111-112,146
在连续重整装置中还原气电加热器的支撑设计是管道设计的一个难点,解决不好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首先简单介绍了影响还原气电加热器支撑设计的各种因素和支撑设计的要点,其次结合已有的工程经验谈谈各种支撑设计的优缺点,对相关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4.
等效板方法是针对板壳状结构建立力学代理模型的一种高效分析方法。分别针对典型加筋壁板在完好和含离散源损伤的两种情况下进行等效板建立方法研究。在等效板建模过程中,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求解结构静变形和固有特性,利用优化算法发展等效板建立的方法,使用多项式定义设计变量的控制方程。对于完好壁板,等效板与目标板静变形结果一致,主要模态及频率一致;对于含离散源损伤板的情况,通过设定模态权重系数,可使等效板的主要模态和频率与目标模型吻合,从而验证等效板建立方法的正确性和用于分析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准确性。等效板方法为含离散源损伤的复杂结构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
新西兰的地震经验表明,木结构作为可靠的结构体系能完全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要求。但是,地震作用造成的结构和非结构损伤往往会造成巨额的修复费用。本文简单介绍了现代木结构在新西兰的应用,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体系。同时,作者对一系列轻型木结构住宅和多高层木结构的最新研究课题也做了简单介绍。其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提高木结构的抗震韧性,限制结构损伤,控制结构变形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6.
(接上期) 三、非对称加密解密 1.非对称算法 非对称算法(下文统一称为"公开密钥算法"或简称"公钥算法")采用了与对称算法完全不同的机制,它基于求解某个数学难题(或某个单身陷门函数),无法提供无条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7.
研究利用剁椒坯盐水代替普通盐水按高盐稀态法制备酱油,为提高酱油的品质,对单独采用米曲霉发酵和采用米曲霉、黑曲霉 双菌种混合发酵2种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为双菌种混合发酵,其中米曲霉与黑曲霉的最佳混合比例为3∶1~4∶1,采用双菌种生产出来的酱油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达到了0.62g/100mg,氨基酸生成率为48.82%,原料的蛋白质利用率达到了74.96%.  相似文献   
28.
震后可恢复功能概念引入木结构已成为近年来国际木结构抗震工程研究的热点。可恢复功能木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自复位木框架结构和摇摆木剪力墙结构,研究表明,带有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及摇摆木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结构在震后无损伤或损伤很小,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快速恢复使用。阐述了自复位木框架结构和摇摆木剪力墙结构的工作原理,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木结构中的预应力损失、结构损伤控制的研究成果以及可恢复功能木结构的设计方法。介绍了两个可恢复功能木结构工程案例和可恢复功能木结构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对于耗能件设计、减少预应力损失、结构设计方法以及结构性能评估方法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利用配网可靠性分析的网络等值法,通过对同一个地区采取不同供电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各种典型网架结构在可靠性指标和建设成本上的差异,针对电网建设改造对可靠性的要求确定最经济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钢框架-轻木剪力墙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2/3的钢木混合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试验中选取汶川、Canterbury、El Centro和Kobe共4条地震波,并考虑多遇、设防和罕遇3个地震水准,相应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分别为0.14g、0.40g和0.80g。通过振动台试验获得了钢木混合结构的地震响应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钢木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为0.15%,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为0.85%,均能满足规范对结构变形的要求;在试验过程中,结构的钢框架部分和钢木连接没有出现损伤,其主要破坏模式表现为轻木剪力墙面板钉节点的破坏,破坏部位主要位于墙体覆面板的边缘;多遇地震作用下,轻木剪力墙承担了结构地震剪力的55.1%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结构抗侧承载力;随着输入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剪力墙刚度逐渐退化,其分担的地震剪力有所降低,但即使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轻木剪力墙分担剪力的比例仍能达到3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