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篇 |
综合类 | 20篇 |
化学工业 | 23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44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26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64篇 |
水利工程 | 19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 |
冶金工业 | 15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生鲜面的颜色和褐变不仅与小麦的品种有关,还可能与面粉中主要组分的含量和比例有关。通过对面粉主要组分进行分离和重组,评价不同组分对生鲜面的颜色和褐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与生鲜面的初始色差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蛋白含量与其24 h内褐变量无显著相关性,不同蛋白含量的面片在初始阶段的褐变程度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与面片的初始L*值和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面片褐变速率增大,24 h内的L*值变化ΔL24~0 h显著增加,支链淀粉比例增加能够延缓生鲜面的褐变;一定范围内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生鲜面片的褐变能够得到一定的延缓。 相似文献
432.
针对煤矿区非线性地表沉降特征,探讨了相干目标短基线InSAR用于矿业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的方法与效果。该方法以相干目标短基线差分相位时序分析为技术核心,综合相干系数阈值法和振幅离散指数最大化提取有效相干目标,以此构建相干目标Delaunay三角网,进而分析相邻目标的时序相位差,根据差分相位构成中各分量的时空特性,对短基线条件下干涉相位序列进行逐个分离,最终获取地表下沉速率和下沉累积量。以唐山市为例,选用2004-2010年27景ENVISAT ASAR 影像进行分析,查明了唐山市城区地面沉降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大年沉降速率达到-46.8 mm/a,主城区沉降速率普遍低于-11 mm/a。连续动态监测也显示了矿区开采沉陷不同阶段的地面沉降特征。 相似文献
433.
应用流变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在较低恒定应力水平作用下,上层为弹脆性岩体、下层为软弱岩体组成的岩质斜坡中应力的变化及传递规律,提出一种流变模型,得到斜坡系统演化过程中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上层脆性岩体中的应力σ1随时间线性增长,直至脆性岩体发生破坏;下层软弱岩体中的应力σ2在开始一段时间内随时间呈指数形式增长,随后保持常量不变;当σ1达到上层脆性岩体的强度时,σ1迅速降低,σ2通过蠕变将应力传递给σ1,使σ1再次增长;若σ1仍未达到脆性岩体的强度,则新一轮的应力孕育过程开始,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脆性岩体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435.
XRF检测镁质耐火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镁质耐火材料成分含量的过程当中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包括原料镁砂、制品镁砖等),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检测其中所含的SiO_2、Al_2O_3等化学组分。本文对熔融制样体系中的稀释比例和脱模剂用量进行了考察,并采用烧失量校正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校正。对于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采用标准样品来进行评定。由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此方法相较其他检测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高水平的完成检验镁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品的要求,且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满足了日常检测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36.
437.
438.
439.
依据煤矿企业提升机状态监测现状和需求,研究开发了网络化矿井提升机状态监测与故障报警系统。对提升机的主要故障特征、表现形式和获取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构建了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下的网络化监测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开发了本地机监测程序和服务器应用程序。本系统的开发对提高提升机的安全性,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