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动态时间序列预测DM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解决呈波动现象的系统预测方法-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简称DM模型。阐述了DM模型的建立,参数辩识,模型求解和应用方法。为经济领域波动现象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刘澳  华鹏  李玉虎  李海宁  李先芬 《焊管》2023,46(4):31-38
针对7003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两种金属进行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研究不同焊接速度、搅拌速度、轴肩下压量等焊接工艺参数对其搭接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性能、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后退侧Hook尺寸明显大于前进侧Hook尺寸且更为曲折,搅拌区内主要由网格状的Al12Mg17组成,网格内部由镁基体和Al12Mg17共同组成,前进侧上空存在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薄层;焊缝表面随着转速的提升变得光滑,后退侧Hook尺寸明显增加;行进速度过大会导致冶金反应不充分,焊缝表面出现犁沟,搅拌区底部出现隧道;下压量增大会使接头机械互锁程度增加,当下压量、焊接速度或旋转速度增加时,有效承载面积增大,拉剪力随着搭接接头有效承载面积的增加有不同程度提升;拉剪力最大值(4.02 kN)出现在950-30-0.7参数下,断裂方式为解理脆性断裂;焊缝中心由于Al-Mg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硬度最高为144.8HV0.05。  相似文献   
33.
文章简要介绍了于2010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江苏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编制原则、适用范围及特点等,并对标准编制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4.
一些文献认为Hughes-Hartogs比特分配算法在向多个子载波分配比特时,运算复杂度太大、速度太慢,实时性差.鲜有文献对它的运算量进行具体的分析.文中对Hughes-Hartogs比特分配算法的运算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衡量它的运算量的方法.并在有线信道双绞线模型下,通过Matlab仿真,从发送总比特数和运算量两个方面,比较了Hughes-Hartogs算法与最优化的贪心算法的性能,得出了可用发送功率和量化间隔对Hughes-Hartogs算法性能的影响,以及怎样选择合适的参数既使Hughes-Hartogs算法的运算复杂度尽量小又使发送总比特数尽量大.并提出算法的改进方案,可以看到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5.
在试验确定常规锑盐净化优化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了超声波对锑盐净化除钴速率及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提高锌粉置换除钴速率具有一定的作用;在80~200 W的试验范围内,改变超声波功率对置换除钴影响较小;高频率(如100 kHz)超声波对净化除钴有利,若超声波净化时间超过60 min,低频率(如45 kHz...  相似文献   
36.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CuO为铜源,PVP为添加剂,NaOH为中和剂,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铜粉,研究反应液中NaOH的浓度、葡萄糖的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铜粉的形貌与物相组成以及粒度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溶液中NaOH的质量浓度r(NaOH)小于120 g/L时,或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小于270 g/L时,或反应时间不足6 h时,CuO不能完全被还原为金属铜,产物中存在氧化亚铜。NaOH浓度与葡萄糖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铜粉粒度都有显著影响。随r(NaOH)增加,铜粉粒度增大,团聚加重,而随葡萄糖浓度增加或反应温度升高,铜粉粒度减小。在r(葡萄糖)为315 g/L,r(NaOH)为120 g/L,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4.039μm的类球形铜粉,该铜粉的起始氧化温度为190℃,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7.
基于碳酸锌和碳酸镁溶度积的差异,本文开展了碳化沉淀法分离回收锌、镁的研究,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碳酸盐种类及用量、温度等因素对锌、镁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查明了中和渣浸出除杂液中锌、镁分离的调控方法。理论计算表明,以碳酸盐作为沉淀剂时,锌优先沉淀,且在镁离子沉淀之前,锌已沉淀完全。实验结果表明,相对Na2CO3、NaHCO3、NH4HCO3等碳酸盐,以MgCO3为沉淀剂进行镁、锌分离的效果更佳。实验所得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 ℃,碳酸镁过量系数1.20,反应时间90 min,加料速度2.10 g/min。在该条件下,锌沉淀率达99.99%以上,镁沉淀率低于0.10%,实现了镁、锌的有效分离。所得沉锌渣为碱式碳酸锌,纯度较高,可达到工业碱式碳酸锌合格品(HG/T 2523—93)的技术指标。该方法简单易行,锌、镁分离效果好,且锌、镁均可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8.
异极矿的氨法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硫酸铵体系浸出某异极矿型硅酸锌矿,考察了浸出剂浓度、NH3和(NH4)2SO4摩尔浓度比、液固比、时间、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异极矿中锌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的浸出机理,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总氨浓度8.5mol/L,NH3和(NH4)2SO4摩尔浓度比2:1,液固比20,反应温度45℃,搅拌速率250r/min,浸出时间1h。在最佳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3.84%。  相似文献   
39.
以ITO废靶为原料,硫酸浸出,均相共沉淀-共沸蒸馏法制备出了均匀分散、粒径小于100nm的类球状高纯纳米级ITO粉体.用本工艺制备回收超细ITO粉末,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介绍了解决呈波动现象的系统预测方法──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简称DM模型.阐述了DM模型的建立,参数辩识,模型求解和应用方法.为经济领域波动现象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