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1篇
电工技术   114篇
综合类   108篇
化学工业   160篇
金属工艺   50篇
机械仪表   100篇
建筑科学   176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101篇
水利工程   62篇
石油天然气   129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1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篇
冶金工业   52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9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为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近年来钻井工程越来越向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为了能够获取更多深部地层的资料信息,对测井工程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深井、超深井带来的高温高压井筒环境,对测井采集工艺、设备性能要求很高。本文在系统分析高温环境下测井电缆阻值变化、拉力棒选择、马笼头制作等方面的基础上,阐述了克服井筒高温环境的充分条件。以LOGIQ高温高压小井眼仪器为基础,分析高温高压环境对仪器的影响,总结出资料采集施工方案设计的要点。最后以测井实例作为应用成果,为高温高压井测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992.
以氯酸钠为氧化剂,采用常压氧化酸浸工艺从废旧镍基合金中浸出镍、钴,钨、钼、钽等稀贵元素富集在浸出渣中。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镍、钴的浸出率均可达到99%以上:粒度0.075~0.100mm、硫酸浓度4.5mol/L、液固比8∶1、氯酸钠用量2.0g(占合金废料的2%)、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5±3)℃。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目前JPEG2000中最优截断嵌入式块编码器硬件实现效率低且占用大量资源问题,提出一种适于CCD相机图像压缩的位面编码器(BPC)。BPC结构思想是基于数据路径详细分析来获得上下文窗口的。另外,使用自主研发的地面检测设备对采用BPC结构设计的JPEG2000图像压缩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PC结构CCD图像压缩系统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BPC具有较高的工作性能,工作频率达到75 MHz。压缩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平均PSNR提高了0.91 dB,非常适于CCD相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针对H.264改进的快速整像素运动估计算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视频压缩标准H.264联合开发模型(JM)中的运动估计算法UMHexagonS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快速整像素运动估计算法来改进压缩编码性能.在起始搜索点预测部分,提出了新的预测运动矢量(MV)检测顺序,以提高起始搜索点的准确度;在全局搜索部分提出了自适应全局搜索方法,根据准确度最高的两个预测MV之间的关系,适当跳过非对称十字型模板搜索和非均匀多重六边形模板搜索,并通过对不同序列的测试,验证了判断准则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根据实际序列中最佳MV相对起始点的分布,提出了改进5×5搜索.另外,增加了针对子宏块的提前终止策略,在不增加额外运算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运动估计开销.实验结果表明,相对UMHexagonS算法,提出的改进算法使搜索点总数平均减小了83.80%,信噪比平均下降了0.021 dB,或输出码率等效增加了0.46%.该算法有效降低了运动估计的运算量,而只带来了很小的编码性能下降,且对不同运动强度的视频序列具有均匀的算法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在超低能耗建筑大力示范推广的今天,"零能耗"建筑被提上研究和示范日程.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T/CABEE003-2019《近零能耗建筑测评标准》开始实施,让各方参与者有了技术和指标的指导.研究如何能在现有技术下实现"净零能耗",除了卓越的建筑本体设计、适宜技术的科学应用,建筑体型高度...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在基于多片CCD拼接的大视场遥感相机研制时挑选高性能和性能一致的CCD,提出了一种CCD性能参数测试系统。首先,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其次,阐述了该测试系统的核心部分CCD成像评估电路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电荷泵的CCD时序驱动策略和闭环自动可调电压供电策略。然后,针对多片CCD拼接时主要考虑的一致性参数CCD像元响应非均匀性、盲像元、过热及过冷像元,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CCD性能测试方法。最后,测试系统对XX-X遥感相机的17片CCD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待测的各片CCD参数性能指标均符合项目的设计要求。其中,各片CCD响应非均匀性均小于5%,响应度大于985 V/(J.cm-2),动态范围大于2 320:1。测试系统可以全面地评价待选用的各片CCD性能。  相似文献   
997.
对于含水层的多层组气藏的合理开发而言,分、合层开发效果和开采方式的优选一直是困扰气藏开发的疑难问题。为此,利用数值模拟和两相管流稳态模拟方法,以两层组气藏为代表,对不同产出流体和产能差异条件下的分、合层开采效果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两层组气藏分、合层开采方式优选原则。研究表明:对于两层组产纯气的情况,分、合采开采方式对气井相对长期的开采效果影响不大,为提高开发效益,适合合层开采;对于含水层的两层组气藏,产能相近的两层比产能存在差异时的两层合采效果好,适合合层开采,反之则宜分层开采。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和评价多层组气藏分、合层开采效果,以及指导多层组气藏开采方式优选、提高气藏开发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巴渝古镇大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独特风貌的地方社会生活,反映出典型的山地聚居文化的方方面面。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建筑形态多,而从区域性角度研究其构成的内在因素少,探讨区域经济体系影响其发生、发展、繁荣以及衰落的原因的研究工作也少。通过交通、资源、古镇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和文献引证,探讨巴渝古镇区域市场的构成及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毛晓颖  甄卫军  申丹  李进 《塑料工业》2012,40(7):118-123
采用氟化氢(HF)沉淀法得到高结晶度,晶相单一的磷酸锆(α-ZrP),然后通过甲胺(MA)进行预插层,再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进一步对预插层产物进行有机改性从而制得有机磷酸锆(OZrP)。以OZrP为增强剂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有机磷酸锆/聚乳酸(OZrP/PLA)纳米复合材料。对OZrP/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热老化性能及降解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磷酸锆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磷酸锆的用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37.85 MPa;OZrP的加入使PLA复合材料的耐热老化性和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提高;OZrP的加入加快了PLA的降解;微观结构表征分析表明,磷酸锆经过甲胺预插层及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插层改性实现了有机改性,层间距从0.76 nm扩大到3.77 nm,片层松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利于制备插层型结构的OZrP/PLA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骆志高  李进  赵兵 《塑料工业》2012,40(11):114-117
提出一种新金属/聚醚砜(PES)复合材料。用镶嵌、喷涂和机械共混-模压成型法制备了金属/PES复合自润滑材料。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对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载荷、转度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用镶嵌、喷涂和机械共混-模压成型法能制得摩擦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实验的载荷范围内,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随转速的增加不断增大,随载荷的增加不断减小;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发生了由犁削、磨粒磨损向黏着磨损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