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电工技术   186篇
综合类   284篇
化学工业   339篇
金属工艺   152篇
机械仪表   216篇
建筑科学   293篇
矿业工程   101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438篇
水利工程   115篇
石油天然气   116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2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9篇
冶金工业   131篇
原子能技术   58篇
自动化技术   28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全金属螺杆泵的定子与转子采取间隙配合方式,工作过程中间隙漏失对其工作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间隙配合方式下的漏失规律,结合泵内各腔室间的漏失机理,应用缝隙流动原理建立了基于不同流动型态的全金属螺杆泵单相流体漏失模型,实现了泵内漏失的定量计算,并绘制了全金属螺杆泵排量特性曲线。研究表明,全金属螺杆泵漏失量主要取决于泵结构参数、流体物性参数以及举升压差,其中配合间隙、流体黏度影响较大;间隙漏失规律与泵内流体流动型态密切相关,紊流型态下漏失情况明显严重于层流型态;该泵更适用于原油黏度较高的油井举升,通过适当增加泵级数可提高泵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62.
碳化硼(B4C)陶瓷具有高强度、高耐磨、高硬度和低密度的“三高一低”特性,是最理想的装甲陶瓷材料。针对人体防护装备对高性能、轻量化抗弹陶瓷的应用需求,综述了B4C抗弹陶瓷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抗弹陶瓷防弹性能影响因素,综合比较了各种烧结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烧结助剂体系和陶瓷增韧技术途径,并对B4C抗弹陶瓷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需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林胜楠  梁利平 《电子设计工程》2022,30(6):184-188,193
SoC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频率不同,导致关键路径的时序余量会有较大的差异,在芯片设计阶段,为了保证芯片最坏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增加了较大的电压余量,所以固定电压供电会造成不必要的功耗损失.基于最大程度节约功耗的需求,介绍了一种基于线下校准和延时链实时监测的自适应电压调节系统,实时监测电路时序,结合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相似文献   
64.
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的过渡金属硒化物和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储能优势,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的优良电极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oFe类普鲁士蓝(CoFe-PBA)纳米立方,并通过静电组装在CoFe-PBA上包覆聚吡咯(PPy)得到CoFe-PBA@PPy;通过在400℃氮气中退火并硒化成功制备了氮掺杂的碳(NC)包覆(CoFe)Se2的(CoFe)Se2@NC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CoFe)Se2@NC为电极制备了超级电容器,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 A/g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达到1047.9 F/g,在电流密度5 A/g下1000次循环后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96.55%的比电容保持率。由于其性能优越、无毒、成本低和易于制备,未来(CoFe)Se2@NC纳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5.
波形选择是雷达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计算平台的支持下,波形的处理转换为计算的问题,后端处理计算能力的提升极大地拓展了波形的应用场景。相位编码信号具有多普勒敏感特点,为实现匹配滤波,必须对目标可能出现的速度进行补偿,处理过程复杂,在多数雷达系统中应用场景有限。本文提出了相位解调+傅里叶变换构建滤波器组的方法完成相位编码信号的速度补偿,在单个脉冲内实现同时测距测速,针对空间目标的特点,分析了速度、加速度对波形参数的限制,仿真给出了目标遮蔽、处理损耗、测速精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中接收平面接收光功率和接收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建立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信道模型,对放置在天花板上的4×4的LED阵列发射端配备功率调节因子,并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功率调节因子进行优化.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容易停滞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自适应信息素更新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优化后,接收光功率和照明强度的波动范围分别在93.523~50.453 μW和367.846~192.798 Lux,接收平面上接收到的光功率和照明强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7.
张永骞  张涛  崔文楠  夏鲁瑞 《半导体光电》2017,38(1):122-125,130
数字微镜器件(DMD)在用于高帧频探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时,必须保证DMD能够超高帧频显示图像,而传统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方法的显示帧频受限于DMD加载数据所需的最短耗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驱动DMD超高帧频显示高动态范围的图像,在结合DMD硬件特性和传统PWM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叠加背景光显示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脉冲宽度调制DMD实现灰度图像显示的方法.适用于8位灰度以上的高动态范围图像的DMD超高帧频显示,实验表明,该方法将8位灰度图像的DMD显示帧频提高到1 kHz.  相似文献   
68.
随着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元宇宙等新型互联网应用的兴起,网络的低时延、可靠性、安全性、确定性等方面的需求正面临严峻挑战。采用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在虚拟网络部署过程中,存在服务功能链映射效率低与部署资源开销大等问题,联合考虑节点激活成本、实例化开销,以最小化平均部署网络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提出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服务功能链映射(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based service function chain mapping,IMGWO-SFCM)算法。该算法在标准灰狼优化算法基础上添加了基于无环K最短路径(K shortest path,KSP)问题算法的映射方案搜索、映射方案编码以及基于反向学习与非线性收敛改进三大策略,较好地平衡了其全局搜索及局部搜索能力,实现服务功能链映射方案的快速确定。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保证更高的服务功能链请求接受率下,相较于对比算法降低了11.86%的平均部署网络成本。  相似文献   
69.
倪育德  张振楠  刘瑞华  秦哲  王凯  于颖丽 《信号处理》2022,38(11):2385-2399
电离层延迟和多径干扰分别是陆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和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s,ILS)的主要干扰源。在实现GBAS与ILS时间对准和空间对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离层风暴对GBAS以及多径干扰对ILS的影响;通过深入解析从模拟飞行软件X-Plane采集的多次进近着陆飞行数据,建立了飞机精密进近着陆阶段的运动模型;引入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和方差估计学习算法的GBAS与ILS数据融合方法;基于X-Plane及自行开发的数据采集模块构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并针对GBAS不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弱多径效应影响,GBAS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弱多径效应影响,以及GBAS不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多径效应影响三种情况展开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age-Husa算法能有效抑制电离层风暴对GBAS的影响以及多径对ILS的干扰,使GBAS与ILS联合后的导航系统在相应干扰条件下,能为飞机提供满足I类精密进近精度要求的水平和垂直引导,有效提高精密进近运行的生...  相似文献   
70.
文中以1950-2020年中关两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专利为数据源,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对中关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关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不一,从技术生命周期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生命周期目前尚处于成长期,而美国已进入成熟期;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和速度均领先于美国,特别是跨媒体分析推理、自主无人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专利申请增速较快.最后,结合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未来中美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演化与跃迁路径,提出了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我国人工智能关键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