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篇 |
综合类 | 53篇 |
化学工业 | 85篇 |
金属工艺 | 54篇 |
机械仪表 | 82篇 |
建筑科学 | 102篇 |
矿业工程 | 75篇 |
能源动力 | 50篇 |
轻工业 | 55篇 |
水利工程 | 48篇 |
石油天然气 | 24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1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篇 |
冶金工业 | 35篇 |
原子能技术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1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研究魔芋粉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和慢性酒精性肠损伤的影响,为开发天然的预防酒精性 脏器损伤的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乙醇体积分数56%的白酒灌胃造成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和慢性酒精性 肠损伤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魔芋粉(170、240、400 mg/kg mb·d)灌胃干预,设正常组和模型组。检测指标包 括胃黏膜溃疡指数、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monoxide,NO)、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盲肠内容 物中游离氨、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肠道微生物的含量,并观察胃、肠组织病理学切片。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魔芋粉中、高剂量组小鼠胃溃疡指数分别降低了25.42%和28.18%;MDA含量分别下降了 38.07%和47.32%;SOD活力和NO、PGE2、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升高;盲肠的游离氨含量、肠球菌数量明显 降低,乙酸、正丁酸、戊酸含量升高,胃黏膜和肠道组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魔芋粉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 伤与慢性酒精性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影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胃黏膜脂质过氧化物产物含量,增强胃黏膜抗氧 化能力,改善肠道微生态,增强胃黏膜和肠道组织的屏障作用从而实现对慢性酒精性肠损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以半干法酶解制备的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s,KOS)对大鼠肠道环境的影响。方法:将KOS掺入到饲料中饲喂Sprague-Dawley(SD)大鼠,30 d后测定大鼠盲肠内容物各项指标和盲肠、小肠的理化指标。结果:KOS可以明显增加大鼠粪便含水率及盲肠壁表面积、小肠的拉伸性能、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降低盲肠内容物pH值及含水率、游离氨及挥发性醛类和含氮类物质含量;抑制大肠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量。结论:KOS可以调节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肠道健康,是一种优良的益生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检测,并建立了最优预测模型。通过400~1 000 nm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120个"富士"苹果图像,分析比较了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ion,SNV)以及多元散射校正(multi-scatter calibration,MSC) 3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预测模型的检测效果;分别应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iection algorithm,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进而建立基于特征光谱的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二阶导数预处理后的BP网络模型优于原始光谱及其他预处理方法;通过提取特征波长建立的SPA-BP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其预测集相关系数rp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 相似文献
16.
17.
重庆小面的面粉品质与面条特点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场销售的7种用于制作重庆小面面粉的理化性质及面条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3种家用普通面粉,3种兰州拉面专用面粉及其制作的重庆小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重庆小面面条特点与制作其面粉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普通家用面条面粉和兰州拉面专用面粉相比,重庆小面面粉蛋白质、湿面筋含量较低,其中麦谷蛋白含量较低,麦醇溶蛋白含量较高。因此面条内部面筋网络结构偏柔,硬度、弹性、筋道性较差,黏度较大,面条质地柔软适口,容易咬断。与另外2种面粉相比,重庆小面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膨胀势较大、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较小,加之其面粉的蛋白质特性使得重庆小面在煮制时大量吸水膨胀和糊化,面筋结构易被破坏,面筋网络中包裹的淀粉颗粒容易溶出,因此其蒸煮吸水率及干物质、蛋白质损失率高。而淀粉颗粒溶出后,面筋网络中存在更多的空隙,重庆小面质地变得柔软不紧致,使得更多的调味料被吸附到面筋网络空隙中,加之面条表面黏度较大,调味料更容易黏附在面条表面,造就了重庆小面面条的赋味能力出众。 相似文献
18.
19.
本研究以‘鲁赫’刺蔷薇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用不同溶剂(蒸馏水、无水乙醇、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正丁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对叶中总黄酮、总多酚和原花青素进行提取,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分析不同极性溶液对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并评价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效果不同,其中6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粗提物得率(23.76±0.04)%;60%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4.29±0.01 mg/g和24.02±0.2 mg/g;80%乙醇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最高(12.92±0.46)mg/g。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性之间呈正相关性。总多酚和总黄酮类化合物是‘鲁赫’刺蔷薇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0.
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VOF(Volume of Faction)多相流模型模拟了液固分选流化床(LSFBS)内外气液两相流场。待气液两相流场稳定后,耦合离散相模型(DPM)模拟了粗煤泥颗粒在LSFBS内部的分选过程。模拟结果能很好地吻合实验结果,其中与试验结果相比所有密度级在重产物中分配率的均方根误差为2.47,预测精煤产率相对误差为2.38%。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SFBS速度场的分布特点;研究了上升水流速度和不同脉动周期、脉动波形的上升水流对分选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分选密度和可能偏差与上升水流速度间的函数关系;发现脉动水流分选精度低于均匀上升水流,对于脉动上升水流,最佳脉动周期为1.25 s,最佳波形为矩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