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2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1篇 |
综合类 | 53篇 |
化学工业 | 85篇 |
金属工艺 | 54篇 |
机械仪表 | 82篇 |
建筑科学 | 102篇 |
矿业工程 | 74篇 |
能源动力 | 50篇 |
轻工业 | 55篇 |
水利工程 | 48篇 |
石油天然气 | 24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1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篇 |
冶金工业 | 35篇 |
原子能技术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1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电力系统将在能量层和信息层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变电站不再只是电能汇集与分配的节点。利用图像采集模块、边缘分析终端、5G通信技术和云边协同平台建立变电站多维度场景管控系统,实现变电站现场作业安全实时管控、运行环境及设备主动预警、门禁安全智能管控和主辅助设备可视化协同等功能。以山东某市供电公司为例,从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详细分析该管控系统的应用成效,结果表明该管控系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提升变电站内人员、环境和设备的全面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62.
邱晓燕赵劲帅史光耀李星雨 《高电压技术》2017,(4):1223-1230
将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作为目标进行优化调度,可促进两者的协同优化。在算法上,传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采用拥挤距离法寻找集群最优解,局部性强而全局性较差。为此,首先构造了引入模糊相似矩阵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FMOPSO),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性;然后综合两算法的优点,提出了混合策略下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HSMOPSO)。结果表明:将一欧洲典型微电网作为优化调度对象,采用HSMOPSO算法求得的非劣解集不仅更贴近真实的Pareto最优前端,且分布广而均匀,并且具备良好的多样性;在微电网中引入储能技术后,优化结果更靠近坐标原点,实现了Pareto改善。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算法兼具良好的局部搜索能力与全局搜索能力,同时也论证了引入储能技术可显著促进微电网经济与环保的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63.
64.
65.
自动化供电机房是电网调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对自动化供电机房进行风险评估是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简要阐述自动化供电系统、层次分析法及模糊分析法原理基础上,以某自动化供电机房为例,基于UPS主机风险、蓄电池组风险、机房环境风险、负载接线风险,构建自动化供电系统风险评估评语集,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风险的相对权重,建立层级判断矩阵,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估,以期为自动化供电系统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采用一步氧化偶联反应,通过1, 3,5-三(9-咔唑基)-苯(TCB)自聚制备了聚合物CBPOP-1,并引入1, 4-二氯苯作为连接单元与TCB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聚合制备了聚合物CBPOP-2,探究了连接单元的加入对有机多孔聚咔唑材料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以及X粉末射线衍射(PXRD)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热性能、结晶状态以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利用比表面积测试仪对多孔聚合物材料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聚咔唑材料均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中CBPOP-2的比表面积达1 032 m2/g,通过添加连接单元得到的聚合物CBPOP-2,其比表面积及热稳定性相比CBPOP-1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7.
68.
采用方波函数式进料,通过在膜组件入口处增设函数控制器控制料液在膜内呈现周期性流动。与连续稳定流体进料相比,方波函数式进料膜通量下降的速率低。在占空时间9 s运行4 s时膜比通量最大,在过滤1 h后仍能保持在0. 85以上,很大程度上提高膜通量,减轻了膜污染。过滤前后料液的浊度分别为3. 18 NTU及0. 145 NTU,说明超滤膜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有极好的截留作用。将膜丝进行扫面电镜测试表明,函数进料处理后膜截面仍然光滑,膜表面沾附有细小颗粒,但没有产生滤饼层。 相似文献
69.
70.
为提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入料煤水分的适应性,以热气代替常温空气改善流化床对褐煤的分选效果。采用可能偏差Ep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对褐煤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30~50℃时,干燥温度越高,Ep越低;干燥时间为1~5 min时,干燥时间越长,Ep越低,超过3 min后,Ep降低缓慢;风量为8~12 m3/h时,风量增大,Ep先降低后升高。煤样表面水分越高,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变化对Ep影响越显著。表面水分1%的褐煤,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5 min、风量10 m3/h时,褐煤分选效果最好,Ep可达到0.022g/cm3。实验证明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可用于分选潮湿褐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