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4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1篇 |
综合类 | 92篇 |
化学工业 | 178篇 |
金属工艺 | 79篇 |
机械仪表 | 129篇 |
建筑科学 | 199篇 |
矿业工程 | 63篇 |
能源动力 | 22篇 |
轻工业 | 127篇 |
水利工程 | 91篇 |
石油天然气 | 69篇 |
武器工业 | 18篇 |
无线电 | 2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4篇 |
冶金工业 | 62篇 |
原子能技术 | 18篇 |
自动化技术 | 2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62.
承压类特种设备应用广泛,是当前工业体系之中的生产重点.而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损坏等情况,但由于设备精准度要求较高,因此,探索其检验工作也是当前的重点研究对象,而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准确的检验承压类特种设备之中损坏的部位,对设备的影响也比较小,不会加深其损坏程度,故在当前的特种设备检验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3.
64.
文章针对农村电网生产、发展、营销等多方面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了以电子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农电综合管理系统的内涵及管理办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之间最直接、互动性最强的合作。如何提高订单班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就业签约率及就业稳定性,是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需共同解决的难题。校企文化融合,特别是企业文化进校园,让订单班学生在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进行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预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66.
67.
68.
针对高温烟气中煤焦的气化行为,本文采用FactSage 6.1计算了煤焦在高温烟气下的高温反应特性,并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煤焦气化行为。通过沉降炉实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温度、气体配比、粒径条件下气体产物的动态析出特性,同时计算了评价指标α、β、LHV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物H2和CO的含量增加,β、α、LHV值增大,CH4和CO2的含量下降。在温度为1200℃时,β、α值分别由CO2/CO比为10∶70时的10.80%、5.21%增加到CO2/CO比为50∶30时的24.71%、41.06%。同时,随着CO2/CO比值的增大,高温烟气对煤焦气化反应抑制减弱。通过对比反应温度和粒径对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反应温度远大于粒径对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向高温烟气中喷吹煤焦制备高品质可燃气体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利用不锈钢渣制备微晶玻璃实现了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本文以不锈钢渣、尾矿及废玻璃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主晶相为镁黄长石相的微晶玻璃.利用DSC、XRD、SEM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晶相、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 ~ 920℃范围内,随晶化温度升高,主晶相镁黄长石XRD衍射峰强度不断升高,在850℃出现透辉石相;微晶玻璃晶粒由球形颗粒变为针叶状,最后成网络结构;在晶化温度850℃时性能达到较优,显微硬度最大值为6.55 GPa,密度最大值为3.02 g/cm3,吸水率最小值为0.09%. 相似文献
70.
一个基于[Bi2W20Cu2O70(H2O)4]10-缩写为:{Bi2W20Cu2})阴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的新型多酸化合物Ca2Na2H4[Bi2W20Cu2O70(H2O)4].42H2O通过Na12[Bi2W22O74(OH)2].44H2O(缩写为:{Bi2W22}),CuCl2和CaCl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被合成。标题化合物最大的特点是它代表了第一个钨铋酸盐与碱土金属离子配位的多酸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