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喇嘛甸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二类油层已经成为重要的挖潜对象.在二类油层的水驱、聚驱开发过程中,存在对储层的孔渗结构认识不足、注水无效循环、注聚见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喇嘛甸二类油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室内实验研究.通过恒速压汞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采用冷冻磨片荧光分析技术对天然岩心薄片进行现阶段、水驱后、聚驱后的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类A油层水驱和聚合物驱之后膜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二类B油层水驱后,簇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聚驱后,膜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二类A油层和二类B油层聚驱之后各类剩余油减少情况由大到小顺序为簇状、膜状、角隅状、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