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对国内外房地产价格指数及其他房地产指数研究进展的分析,重点探讨了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在理论分析、体系构建和测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对房地产指数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房地产指数测算时权重确定的改进方法,最后指出GIS与房地产指数信息系统的结合作用与思路。  相似文献   
52.
详细分析了原棉、温湿度、操作、设备状态及工艺对转杯纺纱质量的影响,指出应针对不同品种区别对待,从原棉、设备状态、工艺条件、操作技能、温湿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以降低纺纱分散性纱疵,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3.
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导电薄膜,该导电薄膜在中间位置向内有凹陷,基于电形成过程中焦耳热引起薄膜龟裂的原理,会在凹陷附近诱导纳米级裂缝形成,控制纳米裂缝形成位置。分析了此结构导电薄膜对裂缝产生位置的影响及2种不同电形成方法对裂缝形貌的影响,测试了电子发射性能,得到了发射电流特性曲线和发光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导电薄膜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纳米裂缝的形成位置,有利于改进表面传导电子发射的均匀性,在阳极高压2.0kV、阴极板电子发射单元施加的器件电压14V时,新型结构导电薄膜实现了均匀发光,发射电流最大为18μA。  相似文献   
54.
<正>高速印刷机的不断涌入市场,对油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胶印油墨在印刷机上使用时,有时会出现不下墨的现象,这就需要不时地人为搅动或者添加自动搅动设置以使油墨正常下墨,确保印刷顺利进行。出现这种现象时,就油墨而言,经常表现为油墨流动性较差。影响油墨流动性的主要物理量是油墨黏度、屈服值、触变性。属于塑性流体的油墨都具有触变性,这种特性是指流体在搅动作用下流动性增大,停止搅动后流动性逐渐减小并恢复到原来稠厚状态的现象。一般认为油墨的触变性主要是由于油墨中颜料的絮凝造成的,而颜料在油墨连结料中的絮凝则又是可逆的。屈服值则是使塑性流体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切应力。黏度则是流体抗拒流动的一科t性质,是流体分子之间相互吸收而产生的阻碍分子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即流体流动的内部阻力。当油墨触变性大、屈服值大、黏度过小时容易造成油墨不下墨。  相似文献   
55.
从配棉、车间温湿度、操作、设备关键部件及工艺方面分析了转杯纱纱疵产生的原因;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纺纱品种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转杯纱粗节、竹节、毛羽、条干等分散性疵点的产生,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6.
大豆油属于半干性植物油,其碘值在125~140mg I2/g之间,只含有的较少的可反应型双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相对缓慢,且大豆油分子与矿油分子有着很大的差异,矿物油分子在不考虑分支的情况下,小于大豆油分子3~5倍,不但在比重上比矿物油大许多,而且在黏度上也比矿物油高很多,如矿物油的旋转黏度为5mpa.S(25℃),亚麻油的旋转黏度为44mpa,s(25℃),大豆油的旋转黏度为55mpa.S(25℃),这种差异不但会影响到油墨体系的流变性能,而且会影响到流体在印刷纸张上的吸收,从而影响油墨在印刷基材上的固着速度.按美国大豆协会(ASA)规定,单张纸大豆油墨其油墨配方中大豆油含量不低于20%,所以在传统的油墨配方中直接使用20%或以上的大豆油将是无法满足实际印刷对干燥性能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探讨棉与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负离子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纺织品的功能;介绍了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的工艺流程、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及管理措施,并与常规涤棉混纺纱进行了对比。通过工艺优化和采取相关管理措施,顺利生产出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认为:生产该混纺纱,应避免错纤维纱和错号纱;根据纤维性能特点优化工艺,采取适当降低纺纱速度、提高细纱捻度、减少并条和粗纱卷装长度等措施,可以保证成纱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