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通过Gleeble 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含Nb高碳试验钢进行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和冷速下的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测量等试验手段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和珠光体片层间距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为950 ℃时,试验钢淬火后晶粒尺寸为34 μm,硬度为813 HV5,以0.1~5 ℃/s冷速冷却至室温的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而奥氏体化温度为1200 ℃时,淬火后晶粒尺寸为134 μm,硬度为827 HV5,以0.1~1 ℃/s冷速冷却至室温的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冷速为5 ℃/s时,组织为针状马氏体+少量的铁素体。在1220 ℃以上Nb全部固溶在奥氏体中,奥氏体化温度过高会导致晶粒过分长大。珠光体片层间距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和冷却速率的提升而变小,片层间距的减小可使硬度值提高。  相似文献   
42.
利用Turbo-Prolog智能语言,建立一个由命令票生成、编辑、检验、执行、作图及存贮打印等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的适合于能量管理系统(EMS)中的命令票防误操作专家系统。能够动态修改变电站接线图且与传统潮流计算程序及短路计算程序交互。调度员可根据不同的操作任务方便地编写出正确的操作命令票,并可将命令票交由专家系统检验和模拟执行。  相似文献   
43.
一、数据电文与电子商务 数据电文是英文Data Message的汉译,最初在计算机通信领域作为技术名词使用,与之相通的有数据、电子数据、电子通讯、数据电讯和数据信息等。1999年我国《合同法》将其规定为书面形式之一,但作为法律名词,数据电文应有一个准确的译名和定义。本文使用“数据电文”一词,是因为我们认为数据电文与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数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而决非仅仅出于理论探讨的便利采用的一种“模糊逻辑技术”。 数据电文最先见于《合同法》,但并没有明确给出数据电文的定义。有关数据电文概念的学理讨论也才刚刚开始,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一书对数据电文的“精解”是:数据电文与现代通  相似文献   
44.
杨忠民 《中国计量》2008,(1):103-104
大容量检定数据处理系统是我站多年前研制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它对按相应检定规程或标准检定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程序处理,自动生成立式金属罐容量、卧式金属罐容量、球形金属罐容量检定证书和容量表。根据当时的检定手段,其中测量立式金属罐半(直)径的设备主要采用光学垂准仪、径向偏差仪、导轨偏差仪等。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JJG168-2005《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增加了用全站仪测量立式金属罐半(直)径的方法后,大容量检定数据处理系统应增加获取全站仪测量数据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计算处理的功能。笔者将具备这一功能的软件模块称为立式金属罐智能(全站仪)检测与大容量数据处理系统接口(以下简称“智能(全站仪)检测接口”)。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含铜超低碳钢等温时效铜析出,对试验钢在950 ℃固溶,经650 ℃保温1、20、45 h和400~650 ℃保温1 h等温时效后,通过金相、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维氏硬度测试揭示等温时效对铜析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长,试验钢晶粒尺寸差别不大,但Cu时效析出颗粒的尺寸和形貌存在很大差异,反映在试验钢的平均硬度值发生变化:时效时间为1 h时,试验钢硬度值最高,平均硬度值达到189 HV;时效时间为20 h和45 h时硬度值降低,在160 HV左右。400~650 ℃保温1 h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增长,试验钢的硬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煤矸石与烟煤合成β-SiC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以硅质煤矸石、高岭石质煤矸石、石英砂岩粉和气相SiO2分别与烟煤混合为原料合成β-SiC的实验研究,实现了“全煤化”合成β-SiC.认为硅质煤矸石是合成β-SiC的优质原料,煤系石英砂岩粉也可成为理想原料.分析了煤矸石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合成β-SiC的关系.合成产物为超细粉,其平均粒径1544μm,比表面积017m2g,是制造SiC制品和炼钢用脱氧剂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47.
安全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了这些共性问题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第二相粒子Cr23C6作为Fe-15Mn-4.5Si-10Cr-5Ni系形状记忆合金中奥氏体主要强化相,对形状记忆性能起到重要影响。根据经典晶界形核长大动力学理论,分析解决包括Cr23C6相变化学自由能、界面能等一系列相关参量的理论计算及关键参数选择原则等问题。提出了Cr23C6在Fe-15Mn-4.5Si-10Cr-5Ni系形状记合金奥氏体基体中沉淀析出的相对定量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出的PTT曲线(沉淀量-温度-时间曲线)可以作为Fe-15Mn-4.5Si-10Cr-5Ni系形状记忆合金时效处理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通过超低碳加铌的成分设计和轧后软化热处理工艺成功制备出100 MPa级极低屈服点钢,研究了其组织与性能,并阐述了其软化机理。结果表明,软化热处理前后,试验钢组织均为单一的多边形铁素体,铁素体晶粒和Nb(C,N)析出相随软化热处理温度升高而粗化。特别地,950 ℃软化热处理时重新奥氏体化后的相变铁素体晶粒尺寸超过90 μm。固溶和沉淀强化增量之和与屈服强度随软化热处理温度的变化曲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屈服强度随软化热处理温度升高整体呈降低趋势,主要原因是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增量减小,但碳、氮原子重新回溶引起屈服强度回升。试验钢经850 ℃软化热处理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950 ℃软化热处理后的强塑性很好,但因晶粒粗大导致韧性极低。  相似文献   
50.
曹磊  杨忠民  陈颖  王慧敏  赵晓丽 《钢铁》2015,50(11):75-80
 研究了不同冷速条件下氮对铌微合金化20MnSi钢组织演变的影响。试验钢经1 200 ℃全固溶处理后快冷至[Ac3,]然后分别以200、100 ℃/h速度冷却至室温。对试样进行了OM、SEM和TEM观察。结果表明:钢中细小Nb(C,N)粒子在原奥氏体晶内高密度位错区的密集析出导致贫碳区的形成,进而激发针状铁素体的形核长大。铌微合金钢增氮后能有效抑制钢中针状铁素体的生成,促进等轴铁素体的生成和珠光体球团的细小均匀化,同时珠光体退化倾向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