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文庆  张亚仿 《建筑》1998,(10):21-23
江苏省盐城市建委近五年来转变观念,转换职能,改变工作方式,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要求,积极探索建筑工程行业管理的新路子,着重围绕“抓好一个市场,实现三项挂钩,推行十项制度”来强化行业管理,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全市建筑工程优质安全、平等竞争的行业目标。“抓好一个市场”就是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有形建筑市场;“实现三项挂钩”就是通过“一评三挂钩”管理办法,切实把施工企业的业绩与施工企业的注册登记、投标信誉、资质升降紧密挂钩;“推行十项制度”就是在质量管理上深入推行监评分离制、站外评委制、社会监理制、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22.
杨文庆  富笑男 《河南化工》1996,(2):12-14,23
研究了有机缓蚀剂对钼酸盐的协同缓蚀作用,证实磷酸三乙醇胺盐、硼酸单 醇酯能显著提高钼酸钠对黑色金属的缓蚀效果。研究还证实;硼酸单乙醇胺酯和钼酸钠组合可制得高极压性的溶液,可以作为水基润滑剂使用,从而扩展了这类缓蚀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3.
Pro/E在鼠标外壳三维造型及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庆  卢军 《模具制造》2007,7(12):8-10
通过实例论述了Pro/E下制品的三维设计、注射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的分型面创建、模具的体积块抽取、模具的开模仿真以及模具模型的装配,详细介绍了模具分析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每天都在提高,暖通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成为现在人们倚赖的系统之一,人们对暖通系统的要求,从美观到质量安全,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因此,对暖通系统进行质量的控制需要达到降低成本投入的效果,加强质量控制能够达到物美价廉,节省能源的目的。本文将对此作以深入探究,并详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25.
1 前言 钼酸盐是一种低毒无公害绥蚀剂,近年来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进入工业性使用阶段。例如美国用于工业水缓蚀剂的钼酸盐用量从1986年的300万镑已增至1992年的1300万镑,而同期工业水药剂的用量仅以年6%的速率增长。 早在50年代Roberson、Pryor已相继提出可采用钼酸盐作为黑色金属缓蚀剂,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现在已获得的共识是:钼酸盐属于阳极钝化型缓蚀剂,其缓蚀过程可简单表达如下:  相似文献   
26.
本项研究以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研制出一种新型乳化油。用该乳化油配制的乳化液具有良好的防锈、防霉特点,使用寿命为一般乳化液的3—4倍。该乳化油按PB值的不同分为A、B、C三个型号,可以满足不同形式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添加剂对铁刷镀液的抗氧化稳定作用,并探讨了电活性添加剂V2O5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8.
对断裂NTE200后悬缸支座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检测,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宏观形貌、微观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对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论述与分析。结果表明,NTE200后悬缸支座断裂是由于零件表面存在凹坑缺陷,诱发了疲劳源的生成;而且零件局部存在过热组织,降低了承载性能,在恶劣的路况下,过大的冲击载荷致使零件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29.
叙述了所研制的微乳型切削液不仅可代替从日本进口的切削液,且在性能上有所提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0.
煤炭中腐植酸(HA,含FA)的存在形态是一个关系到原料的分析与评价、关系到HA的提取、分离与净化方法的重要问题,但至今尚未见到专门的报导。作者根据在HA和FA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曾专门作了一些实验,结果收入《全国第二次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1981),近期又看了一些文献,现综合起来予以讨论。由于煤种变质程度的不同,以及所处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复杂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