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碳纳米管/PA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AFT活性聚合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硫代酯化合物作RAFT试剂),并制备了碳纳米管/PA6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T-IR、TEM、SEM、TGA等测试方法表征接枝聚合物后的碳纳米管,考察了碳纳米管的用量对碳纳米管/PA6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碳纳米管/PA6纳米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聚合物接枝到了碳纳米管表面,碳纳米管/PA6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2.
以SiH4和C3H8为反应源,在1250℃下,采用低压热壁化学气相淀积法在6H-SiC衬底上异质外延生长了3C-siC薄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样品表面光滑、无明显岛状结构物质.剖面透射电镜照片显示SiC外延层致密均匀、界面平整,厚度约为50nm.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衬底与外延层分别为排列整齐的6H-SiC结构和3C-SiC结构,两者过渡平坦、界面处无其他晶型.选区电子衍射花样标定结果再次说明外延薄膜为闪锌矿结构的3C-SiC,计算的晶格常数为0.4362nm. 相似文献
23.
首先在碳纳米管表面接上可用做RAFT聚合的链转移剂——二硫代碳酸酯,然后用这些管壁接有二硫代碳酸酯的碳纳米管作为链转移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单体进行可控的嵌段聚合反应,首次报道了采用二步加料方式在碳纳米管的管壁上接枝上嵌段共聚物链。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表征。 相似文献
24.
超深矿井提升机制动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循环热载荷的作用,内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同时高温会导致制动盘和闸片摩擦制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针对制动盘制动热性能问题,根据热传导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制动盘组件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直接耦合方法对制动盘制动过程中的热应力场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参数设置的正确性。分析了闸片数量和排布方式对制动工况下制动盘温度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动阶段,制动盘摩擦面温度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摩擦面温度呈现锯齿状波动性变化,制动过程中应力变化规律与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原制动盘在制动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为134.8℃,最大应力为230.2 MPa,高温和大应力区域集中于摩擦面附近;增加闸片数量的制动盘最高温度为142.4℃,最大应力为251.1 MPa,高温和大应力区域同样集中于摩擦面附近;改变闸片排布方式的制动盘最高温度为86.5℃,最大应力为119.1 MPa,高温区域和大应力区域范围较小。由此可知,改变闸片排布方式更能显著降低制动盘温度和应力,并且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更均匀。研究结果可为制动盘热性能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了有效避免体波和边缘多次回波寄生效应,提出了一种Y型带倾斜反射器的双声路质量传感器.在输出叉指换能器(IDT)和芯片边缘之间加入反射器,有效抑制了由于芯片端面声阻抗不连续造成的声表面波端面反射,并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在128°Y-X 方向LiNbO3衬底上制作了质量传感器,通过非振荡匹配电路和网络分析仪测试了器件的性能.数据处理采用时频傅立叶变换,加门函数消除附加信号.测试结果表明,反射器对边缘多次反射信号的抑制为2~6 dB.器件温度补偿效果显著,质量沉积效应灵敏度可达5.61 GHz·cm2/g,线性度良好. 相似文献
26.
27.
针对复杂工况下汽油发动机空燃比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基于旁通空气补偿法的电控系统方案以降低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的有害尾气排放量;研究了空燃比电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论述了系统模糊控制器中的关键参数即变量隶属度函数的确定,其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发动机转速的波动,根据多组转速测定数值点分布的疏密程度以确定其隶属度函数,符合模糊控制的设计原则;采用MATLAB对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和参数优化.发动机台架实验结果表明:该空燃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对于化油器发动机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提高燃油经济性效果明显;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是快速、直接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
29.
阐述了汽车内饰材料的"低光泽化"和家电材料的"高光泽化",从聚丙烯基材、无机填料、弹性体、助剂等的选用及添加比例等方面归纳了注塑级改性聚丙烯材料光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注塑工艺条件的调整对最终聚丙烯制品光泽度的影响,对注塑级改性聚丙烯材料的高性能化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0.
采用扰动理论推导了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声表面波的吸声材料时,声表面波的传输损耗模型。利用网络分析仪对表面涂覆厚5μm光敏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双声路SAW传感器(中心频率165 MH z)的插入损耗进行测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薄膜造成SAW的传输损耗和传感器的中心频率的高低、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以及聚酰亚胺薄膜的宽度成正比。实验测试也证明,聚酰亚胺薄膜对声表面波造成的传输损耗和宽度成正比关系,测得传输损耗为9.5 dB/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