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13篇 |
金属工艺 | 51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基涂层,用磁致伸缩汽蚀仪研究了喷涂层的汽蚀性,并与水利机械常用材料ZG06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涂层包含未熔或半熔的球形颗粒和少量孔隙,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层间无明显条带状组织。Fe-Cr涂层具有高的硬度(1099HV0.2),抗汽蚀性明显优于ZG06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285HV0.2)。两者的汽蚀形貌存在较大差异,ZG06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的汽蚀坑圆滑,而Fe-Cr基涂层汽蚀坑形状极不规则,与涂层中的孔隙有某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3.
Ni60+TiC等离子熔覆层的汽蚀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60 TiC等离子熔覆层,采用磁致伸缩汽蚀仪对熔覆层的汽蚀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ZG06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对比,为了探讨汽蚀发生发展的过程,采用SEM对汽蚀破坏进行了原位观察.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组织由TiC、γ-Ni固溶体及γ-Ni固溶体与硼化物的共晶体组成,这种复合熔覆层具有高的硬度(800 HV0.2),抗汽蚀性明显优于ZG06Cr13Ni5Mo钢.两者的汽蚀形貌相似,均具有"扁形形貌";Ni60 TiC等离子熔覆层的汽蚀破坏首先从γ-Ni基体与TiC陶瓷颗粒的界面开始,同时γ-Ni基体产生塑性变形、裂纹、碎裂,当其不再包覆TiC陶瓷颗粒时,TiC颗粒脱落;ZG06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的汽蚀破坏起始于马氏体板条界. 相似文献
34.
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Fe-Cr基涂层的组织与耐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元Fe—cr基合金(含Si、Mn、B等)作为喷涂粉末,用JP-5000超音速火焰喷枪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厚度约200μm的Fe基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盐雾试验箱对涂层的耐蚀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非晶、bcc晶体结构的纳米晶及微米级硼化物组成;非晶基体产生了明显晶化,形成了胞状bcc结构的纳米仪.Fe,其尺寸约为10~30nm^3,涂层致密,孔隙率约为1%。涂层的耐盐雾腐蚀的性能明显高于1Cr18Ni9Ti不锈钢。前者主要为孔蚀,后者主要为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35.
用火焰喷涂法在低碳不锈钢表面制备镍基合金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磁致伸缩气蚀仪等设备研究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
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气蚀形貌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Ni60喷焊层组织较细,显微硬度远远高于Ni25喷焊层,Ni60喷焊层抗气蚀性能和Ni25喷焊层相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6.
37.
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不仅要有普通生物材料具有的性能,而且对其孔径、孔隙率、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物理性能与多孔支架的制备工艺密切相关.现主要对组织工程多孔支架常用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回顾,并从成形工艺特点、支架的孔隙特征等方面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多孔支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39.
等离子熔覆WC复合厚涂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Ni基合金和Ni包WC粉末混合均匀后事先涂覆在低碳钢基体上,通过非压缩弧等离子熔覆设备在低碳钢上制备Ni包WC复合厚涂层。涂层分为三种重量百分比Ni包WC粉末,分别为5%,10%,15%。应用X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分析对涂层成分、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XRD显示主要的相是γ-Ni周溶体,以及Fe2B、Fe3B相和M23C6、M7C3相。发现等离子熔覆区的显微硬度随着Ni包WC粉末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