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了轻钢屋面部分的渗漏原因,提出了屋面防渗抗漏的几种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几种合理、可行的构造做法。  相似文献   
22.
吴惠民  柳锋  候烨晨 《福建电脑》2010,26(10):100-100
本文针对分布式操作系统中k个资源提出一个互斥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步骤.最后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3.
某轻钢厂房火灾事故分析及加固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锋  郭兵  杜刚  梁万波 《钢结构》2003,18(2):16-18
介绍了某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火灾事故的起因及后果 ,并对主体结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 ,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24.
受生物学研究启发,模拟视皮层组织结构提出了ColorMax层次模型用于彩色图像识别问题。利用ColorMax模型进行学习能得到较高层次的复杂仿真视觉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较好的识别可分性和不变性。利用该模型实现基于对象颜色、纹理和形状的综合特征识别与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在学习样本数量少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提高了识别的速度,能达到与当前先进算法相当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5.
当前导光板表面缺陷仍主要由人工肉眼观察进行检测, 仅有少数生产厂家利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检测. 由于导光板缺陷在高分辨率工业相机拍摄的图像成像下仍极其微小, 且不同缺陷的特征各异, 以及整张导光板自身的导光点分布密集、不均匀等纹理特点, 导致传统的图像处理检测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视觉工程师进行大量的特征提取算法编程工作和昂贵的代码维护成本, 准确率低且稳定性差,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缺陷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的方式来自主学习提取导光板缺陷特征从而避免繁杂的特征提取算法编程工作. 首先, 对搜集的导光板缺陷进行缺陷标记, 制作样本集; 其次, 利用迁移学习将预先训练好的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SPNet)对标记样本进行再训练; 进而, 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实现对导光板缺陷的检测; 由于单独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缺陷检测方法通常无法满足工业实际应用需求, 最后还需结合简单的机器视觉方法, 对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检出的所有疑似缺陷区域进行二次判断筛选.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针对亮点、暗点和划痕3种缺陷的检出率高达96%, 基本可以满足工业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6.
角隅撑可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其应用于钢框架结构的加固与修复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采用PKPM分析设计软件,对某钢框架结构机械厂房进行了角隅撑加固设计,并用ABAQUS有限元件进行了局部节点域的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都得到提高,梁柱铰接和刚接时的框架节点区域中的应力分别减小了12.2%和13.4%,位移分别减小了6.89%和13%;梁柱铰接节点和刚接节点的屈服过程基本相同,承载能力相差不大,最大应力出现在角隅撑外侧主梁翼缘处,破坏模式均表现为梁先出现屈服。  相似文献   
27.
采用多种单元组合的有限单元法,对组合网架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算例分析,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L形圆管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兵  柳锋 《工程力学》2005,22(6):197-201
L形圆管节点主要以受弯为主,不同于管桁架中的普通节点。采用简化理论方法对L形圆管节点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分析,横向正应力的存在对节点域钢管具有“捏合”作用,从而降低了节点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无加劲肋的L形管节点属于半刚性连接。影响横向正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钢管的夹角、连接方法和构造措施。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L形管节点的参考计算方法和设计建议,最后采用有限单元法对理论计算方法作了验证,取得了一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陈德民  柳锋  杨晴 《太阳能学报》2016,37(3):553-558
以中国装机容量15 MW的生物质直燃电厂为研究对象,计算该系统在整个运行周期(20a)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与传统燃煤电厂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在20a的运行周期中,共消耗不可再生能源1.02×10~9MJ,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为3.88×104t CO_2_(-eq)。与传统燃煤火电相比,共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2.16×10~(10)MJ,避免1.85×106t CO_2_(-eq)的排放。计算数据表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应,同时又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30.
网壳结构稳定极限承载性能是结构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对某网壳结构的实际检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存在弯曲杆件的网壳结构进行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分析,研究杆件弯曲对网壳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网壳结构的最终破坏源于弯曲杆件的率先失稳,部分杆件失稳后导致结构内力发生重分布,结构不会突然丧失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