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提出了堤坝三维饱和——非饱和瞬态渗流有限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高斯点法。本法是根据饱和——非饱和渗流规律建立的数学模型,将堤坝内饱和——非饱和区耦合在一起,构成整体的分析膜型,然后利用数值积分时高斯点处压力选取计算参数来进行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从而解决了单元内存在的非饱和渗透参数不同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于饱和区边界条件突变引起的计算不稳定问题。该法计算量小,迭代格式简单,算例表明了该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饱和-非饱和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的混合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存在的问题,在饱和-非饱和渗流不动网格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用土体单元所受的渗透力代替其周边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利用渗流计算时的剖分网格和计算结果,直接连续进行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分析的目的,并有用数学规划中的单纯形法自动寻找最小安全系数,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为考虑降雨等引起的饱和-非饱和不稳定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43.
针对灰坝灰面上部来水和地层渗透性相差较大而且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复杂渗流情况,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进行分析,避开了用饱和渗流方法分析时带来的边界条件处理和自由调整的困难。其计算结果合理,为分析灰水下渗对地下水污染问题提供了依据,并为解决具有多层自由面地层的复杂渗流分析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结合当前我国堤防工程管理实际,分析了堤防风险管理和风险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多样性评估需求与现有功能单一的矛盾、风险标准的客观需求与现实缺位的矛盾、标准制定中专家与公众对堤防风险认知差异的矛盾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联系与发展、矛盾与统一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堤防风险管理的哲学本源,阐释了标准和标准化对象的辩证关系、互动关系,探究了堤防风险管理标准化活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在制定堤防风险标准时,要综合考虑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在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堤防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应兼顾生命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和社会环境损失风险,应充分认识堤防风险标准与堤防管理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进而,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认识论、矛盾论为指导,就如何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堤防风险标准、如何合理构建堤防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如何定期开展堤防风险标准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5.
针对寒区面板堆石坝施工期面板开裂问题,结合某实际工程,在原型监测基础上,通过结构变形、气温变化、水化温升、自身收缩等方面的计算分析,发现水化温升与环境温差是影响累积降温温差的主要因素,当累积降温温差较大时,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可能超出面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面板开裂。因此,针对年度温差较大、混凝土浇筑期水化升温较高的工程,提出了避免此类温度裂缝的处理建议,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46.
应用求解反演问题的间接方法,将渗流计算的有限元法与数学规划中的复合形法结合起来,根据黄河大堤花园口断面的测压管观测资料反求该断面各土层较符合实际的渗透系数,为较好地进行了大堤渗流动态报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