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35篇 |
化学工业 | 13篇 |
金属工艺 | 116篇 |
机械仪表 | 21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武器工业 | 46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6篇 |
冶金工业 | 17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以Gd2O3、Sm2O3.Yb2O3、ZrOCl2·8H2O和ZrO(NO3)2·2H2O为原料,分别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复杂稀土氧化物粉体材料.以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合成产物的物相以及粉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高速自动比表面分析仪以及颗粒分布自动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粉体的比表面积和平均粒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复杂稀土氧化物陶瓷材料均具有焦绿石结构,共沉淀法制备的粉体颗粒细小,分散性好,晶粒尺寸在10~20 nm之间,其比表面积也明显高于sol-gel法制备的粉体,表明化学共沉淀法是制备复杂稀土氧化物粉体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02.
基于泰森多边形,以公交站点服务区内的所有乘客平均步行到站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一种常规公交站点布局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公交车乘客乘车习惯与泰森多边形的性质,论证了将泰森多边形的概念引入到公交站点服务区的可行性;然后,介绍了泰森多边形的生成算法,以及对优化区域进行分区的操作流程,并以此构建了优化模型,建立了乘客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与步行到站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在备选站点中选择满足目标条件的站点做为最终确定的公交站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泰森多边形的特性与公交站点服务区所具备的性质极其相似,将泰森多边形应用到常规公交站点的优化研究中,可以解决公交站点的布局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03.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无压浸渗制备的Si3N4/Al-AlN复合材料进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并与准静态压缩实验相比较;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Si3N4/Al-AlN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强度和断裂应变均高于动态压缩,分别达到1 748MPa和10.87%;在动态压缩中,当应变率从740提高到1 850,压缩强度稍有提高,断裂应变则增大1倍,达到7.6%,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准静态压缩中复合材料发生粉碎性解体而动态压缩中主要为劈裂,断裂面平整;微观断裂机制为解理脆断和韧性撕裂,随着应变率增加,断口上韧性撕裂形貌增加.复合材料内Si3N4与Al-Mg合金熔体的置换反应产物AlN相的大量存在是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冲击压缩载荷下显现由脆至韧转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4.
激光熔覆TiC颗粒增强Ni—Cr—B—Si—C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连续波CO2激光在45#钢表面熔覆TiC+NiCrBSiC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在熔覆过程中,TiC颗粒表面发生部分溶解,当凝固时,重新外延生长出TiC,并固溶基体元素;与纯合金涂层相比,复合涂层中TiC颗粒的加入导致基体组织为条状CrB相间分布在Ni固溶体构成的羽毛状簇团组织,并伴有少量的Ni枝晶间Ni+M23C6共晶。 相似文献
305.
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涂层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制备了WC-Co涂层,测定了涂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及干摩擦磨损过程中涂层材料失重,得出涂层干摩擦因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涂层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WC-Co涂层致密,平均孔隙率为1.29%,显微硬度达1140HV(测试载荷2.94N),干摩擦条件下材料失重低于电镀Cr镀层2个数量级;摩擦初期,干摩擦因数迅速增加,主要磨损特征是粘结相富Co区的犁沟切削,摩擦中后期,摩擦副间实际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因数变化较小,磨损趋于稳定。WC-Co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是疲劳磨损和犁沟切削。 相似文献
306.
本文通过分析我公司WD615、6160柴油发动机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因键槽对称度超差而出现的质量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坐标测量机关于轴类键槽对称度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07.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在1850℃烧结温度、升温速度200℃/min、保温3min、压力50MPa条件下制备了ZrB2—20%SiC(体积分数,下同)超高温陶瓷材料。通过不同温度下单次和5次重复热震(水淬试验)后测试材料的残余强度来评价ZrB2一SiC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通过SEM分析研究材料的热震损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震温度的提高,ZrB2-SiC材料热震后的残余强度逐渐降低,但1400℃热震后形成的玻璃相,对裂纹有修补、愈合的作用,提高了试样的残余强度。单次热震的损伤机制主要是微裂纹的产生。5次热震后试样的残余强度与相同温度下的单次热震相比要低很多,5次热震的损伤机制是氧化和微裂纹的共同作用。ZrB2-SiC材料的抗热震试验结果显示了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308.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对ZrB2-SiC超高温陶瓷进行烧结,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分别为1650℃、1750℃、1850℃和1950℃,升温速度为200℃/min,保温时间为1min,压力为50MPa时,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呈上升趋势。当烧结温度高于1850℃时,烧结体的致密化过程明显加剧;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得的试样的XRD谱图分析发现,当温度高于1850℃时ZrB2-SiC陶瓷中的SiC相会发生3C相到4H相的转变,这可能就是当烧结温度高于1850℃时烧结体致密度会急剧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9.
针对W-Ni—Mn合金难烧结致密的问题,通过在原料中添加合金元素(活泼的或低熔点的)来改善其烧结特性,提高其致密度。通过对烧结体显微组织分析,发现Al和Si元素能够还原合金中的MnO,净化粘结相:Sn,Zn能够降低合金的烧结温度-2种途径都有效地提高了该合金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310.
应用界面润湿理论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铝熔体和Si3N4陶瓷存在界面反应时的润湿角;通过测量不同浸渗时间下浸渗厚度,结合浸渗动力学模型,获得实际浸渗过程中铝合金熔体与Si3N4多孔预制体之间润湿角,并将该试验结果与上述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研究表明:Al/Si3N4界面反应过程对熔体与预制体的润湿起到重要作用;应用界面润湿理论计算得到T=1223K(950℃)时,Al/Si3N4界面实际接触角θ值为60.2°,界面反应对界面接触角的贡献达到47.6°,计算结果与浸渗动力学试验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