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油页岩固体热载体综合利用系统工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构建了一套油页岩固体热载体综合利用系统,以锅炉产生的高温循环灰为油页岩干馏提供热量,并集成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和常规蒸气轮机发电机组实现油-电联产。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所构建的系统进行建模,结合公朗头矿区油页岩样品的物性数据,计算系统的物流参数和发电功率,并探讨了循环灰温度和油页岩干馏比例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循环灰温度将降低系统的灰岩比,同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发电功率,但系统总发电效率会有所下降;增大油页岩干馏比例能提高页岩油的产能,系统能效呈上升趋势,同时也增加了燃气-蒸气联合循环机组的发电功率,但系统总发电功率却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32.
根据回转干馏炉(简称回转炉)内二元颗粒混合时的涡心区的位置,提出在距离回转炉中心21 mm处设置挡板的增混方式.挡板主要依靠推送和抛洒2种作用来增强二元颗粒之间的混合.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安装不同形状挡板的回转炉内二元颗粒的运动混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挡板形状对二元颗粒运动混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挡板边数越多,平均终末卸料角越大.在回转炉运行过程中,当挡板边数为2时,仅存在主体颗粒瀑布流;当挡板边数为1、3、4、∞时,主体颗粒瀑布流和悬空颗粒瀑布流共存.相比于无挡板,在回转炉中安装挡板时,不存在小颗粒集中分布的涡心区,2种颗粒交错分布,颗粒分布更加均匀.当挡板边数从0增加到2时,时均接触数指标M的提高比较明显,从0.288增加到0.424,颗粒的混合质量变好.对于2、3、4、∞边形挡板,时均接触数指标M差别较小,颗粒的混合质量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33.
油页岩热解特性及其甲烷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擎  关京  徐芳 《化工学报》2018,69(10):4362-4370
为研究油页岩热解特性及热解过程中甲烷的释放规律,采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对龙口(LK)、内蒙(NM)、汪清(WQ)三个地区的典型油页岩进行热解实验,并结合固相红外(FTIR)对油页岩的官能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热解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热解反应及挥发分释放主要发生在第二阶段(400~600℃)。甲烷的析出与油页岩结构中的脂肪烃(光谱范围3000~2800 cm-1)密切相关,脂肪烃含量越多,热解过程中释放的甲烷越多。通过对甲烷析出曲线分峰拟合及结合动力学分析,得出甲烷的生成是由一个脱吸附过程和四个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广州珠江电厂4号机组在C级检修后的10d内发生8号循环水泵断轴事故。受8号循环水泵断轴的影响,7号循环水泵随即错误地"断轴保护"动作跳闸,导致4号机组两台循泵相继跳闸事故的发生。详细分析了产生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解决其它同类型机组的循环水泵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5.
贾倍思  王擎 《新建筑》2012,(4):61-67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专注于在地方性、时间性、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高舒适和低能耗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阐述他们对优质建筑的独特理解,对灵活性设计运用的重视,对节能特别是被动式设计的研究,以及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经济的解决办法,并结合设计策略分析了其典型的项目案例。  相似文献   
36.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1 3C-N M R)以及综合热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联用技术(thermogravimetric-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G-FTIR)等手段,通过热解实验研究油页岩化学结构特性,建立适用于油页岩化学结构的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hemical percolation for devolatilization,CPD)模型。该文通过13C-NMR对油页岩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得到CPD模型的4个输入参数。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区别于煤的化学结构,芳碳含量在油页岩化学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窑街样品中芳碳含量为50%,而在兴安盟样品中的含量仅为35%。利用TG-FTIR等手段通过C-R法求得桥键断裂的动力学参数,以窑街和兴安盟油页岩为样品,预测其在加热速率为50℃/min条件下的挥发分曲线。通过后验差法检验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7.
回转式干馏炉内影响颗粒混合运动因素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水平回转式干馏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颗粒运动模型,接触模型采用Hertz无滑动接触模型,分别对在其内设置不同形式抄板(直角抄板﹑弯抄板和直抄板)的混合效果和混合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将大小颗粒间接触数与颗粒间接触总数之比定义为混合质量,并以此来衡量混合程度,同时分析抄板形式及转速对混合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馏炉内设抄板时,混合趋于稳定的时间较短,抄板形式对混合质量的影响较小;随着转速的降低,混合质量曲线越平缓,波动幅度越小。研究结果对干馏炉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干馏终温对油砂油化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擎  戈建新  贾春霞  许晓飞  刘洪鹏 《化工学报》2013,64(11):4216-4222
引言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油砂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一种,因其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不断降低而越来越受到资源需求者的极大关注。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蕴藏油砂资源,主要油砂资源国有加拿大、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美国[1]。据统计,全球油砂可采资源量约为891×108 t,占世界油气资源可采总量的32%[2]。油砂又称沥青砂或焦油砂,是一种含有沥  相似文献   
39.
桦甸油页岩及半焦孔结构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美国康塔公司生产的AwTOSOB自动吸附仪上对桦甸油页岩及不同终温下制得的半焦进行等温氮吸附试验,得到油页岩及半焦的吸附型线和脱附回线,并应用BET和B.J.H方法分别计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干馏终温对油页岩的孔结构具有较大影响,在700℃以下,半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干馏终温升高而增大;半焦的孔结构发达,吸水能力强,最好采用干法除焦方式,以便进一步利用油页岩半焦.  相似文献   
40.
泥炭固定床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泥炭储量大,由于水分离,挥发分高,发热值低,一直未大规模开发利用,泥炭气化是泥炭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介绍了泥炭固定床气化的试验系统及试验结果,探讨了泥炭气化的可行性,为泥炭气化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