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9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采用浸渍法制备La0.75K0.25Mn0.95Cu0.05O3/CeO2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50%和100%),利用XRD、FT - IR及UV - Vis DRS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以C2 H2为还原剂,考察该氧化催化剂净化FCC再生烟气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系列氧化催化剂存在明显的钙钛矿结构,并且La0.75 K0.25 Mn0.95Cu0.05O3/CeO2 (50%)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2.
甲烷水蒸汽重整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制氢方法,具有工艺成熟、装置运行可靠、经济性强、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等优点,在适应大规模生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面临着工业设备投资大及催化剂易积炭失活的问题。国内外对甲烷水蒸汽重整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和强抗积炭性能的催化剂以及研制低水碳比条件下应用的催化剂,有效降低能耗。甲烷水蒸汽重整催化剂分为非贵金属催化剂、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碳化物及氮化物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均能在高空速下使反应达到热力学平衡,甲烷转化率和CO/H2选择性均很高。金属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助剂及负载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在甲烷水蒸汽重整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烧结、重新组合以及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均可以引起催化剂失活,其中,催化剂表面积炭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积炭反应是发生C—H和C—C键断裂后的表面碳聚反应,可引起活性中心中毒,堵塞孔道,甚至使催化剂粉化。积炭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工艺和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乙烯四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Cr系乙烯四聚催化剂,详细介绍了Cr系催化剂的四组分(主催化剂、配体、主催化剂和促进剂)对乙烯四聚反应活性和1-辛烯选择性的影响情况及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乙烯四聚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期望目前的乙烯齐聚研究,尤其是乙烯四聚研究能够取得新的突破,以便能够早日实现乙烯四聚合成1-辛烯的工业化,满足国内聚烯烃工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4.
采用相同的工艺制备了两种不同的MgCl2/SiO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考察了SiO2粒径对催化剂的形态结构及其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并利用BET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催化剂的形态和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小颗粒SiO2可以改善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和均匀程度,而且小颗粒SiO2制备的复合载体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催化剂活性,还可使聚合产品的颗粒变得均匀,提高聚合物的堆密度,降低细粉含量,增强氢调敏感性。  相似文献   
35.
开展了BF_3/乙酸络合物催化1-癸烯合成低黏度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回用工艺对反应产物组成和聚α-烯烃(PAO)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反应压力为0.2MPa、反应时间为2h、新鲜BF_3/乙酸络合物与1-癸烯的质量比为1∶100的条件下,1-癸烯转化率大于99.4%,PAO收率大于95.7%,产品的100℃运动黏度为4.33mm~2/s,黏度指数为134,倾点为–53℃;采用BF_3/乙酸络合物回用工艺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但回收络合物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向催化体系补充部分新鲜络合物后,产物组成及PAO性能与采用新鲜络合物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
37.
简述了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发展现状,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结构特点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丙烯与乙烯、丁烯、己烯等α-烯烃共聚反应的研究进展及其共聚物的改性,并指出我国共聚聚丙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8.
用原位聚合方法使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新型聚丁烯-1合金材料,通过DSC、SEM、XRD和~(13)C NMR等手段对产物的形态、物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丁烯-1加入量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丁烯-1本体聚合相比用原位聚合可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降低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催化活性最高为10.4 kg/g Cat,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4 g/cm~3,粒径约为500μm;同时,用原位聚合可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II向稳定的晶型I转变周期。聚丁烯-1釜内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随着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但是聚合物的密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39.
乙烯齐聚合成α-烯烃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乙烯齐聚用催化剂研究进展.催化剂主要有烷基铝系、钛系、镍系、铁系、铬系、锆系等.其中镍系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产品分布可调、反应条件温和等优良性能.铬系催化剂则可以高选择性的合成1-已烯和1-辛烯.  相似文献   
40.
综述了主要合成氨催化剂 (传统熔铁催化剂、Fe1-xO基催化剂 ,钌基合成氨催化剂 )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 ,并展望了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