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4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0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凌栋  王正仕 《微电机》2012,45(6):40-44
为降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成本,设计了一种无需高精度光电编码器,仅使用低成本的霍尔位置信号进行测速的速度控制方法,在其中通过使用模糊控制,解决了由于速度采样率不均衡引起的调速性能差和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使用Simulink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将此应用于单调速工业平缝机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使用了TI公司的TMS320F28027 DSP芯片.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工作稳定,速度调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2.
针对兆赫级超高频感应逆变器中器件开关损耗大和感应加热负载变化大等问题,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双管超高频谐振逆变器,该谐振逆变器能够很好地处理兆赫级逆变电源电路上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对电路的影响,实现了开关管零电压关断、零电流零电压开通,能极大地减少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分析了该拓扑在负载为感性、阻性、容性条件下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以及该拓扑在4种经典逆变器负载条件下零电压软开关的状态和范围。最后,以LLC逆变器负载设计了1 MHz谐振逆变器的样机。研究结果表明LLC逆变器负载更适合该谐振逆变器。  相似文献   
43.
针对超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路中寄生参数和开关损耗两大难点,提出了一种能够吸收电路中感性与容性寄生参数、开关器件工作于零电压开关方式的双管超高频变换器。从而解决了寄生参数引起的电压电流过冲和开关损耗大的问题。由于输入端串入了高频电感,该变换器还同时具有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的优点,两只开关之间不需要导通死区时间,因而更加适合于高频工作。该本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1MHz频率下电路工作的仿真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一种在谐振腔并联电感的双向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变频与副边移相的混合控制策略,在降压模式时采用变频控制,在升压模式时采用副边移相控制,实现变换器的宽电压增益范围与全负载范围内ZVS,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分析了变换器在混合控制策略下的工作原理与软开关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变频与副边移相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基于无桥Boost PFC与全桥LLC的两级式隔离型拓扑,提出一种新型的车载充电机控制策略。通过对模块与整机的控制策略的描述,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最后基于一台3.3kW样机,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效率曲线与试验波形。  相似文献   
46.
基于AVR单片机的SPWM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胜阳  陈辉明  王正仕 《机电工程》2007,24(9):26-28,32
叙述了单相全桥电压型逆变器SPWM调制的原理,分析了单极性倍频调制的优点和采用的理由.在介绍了AVR单片机AT90PWM2的基础上,描述了用AT90PWM2实现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方法,制作了实际的逆变器样机,并应用于1 kW汽油发电机组中,工作性能稳定.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波形光滑、对称性好、失真度低.  相似文献   
47.
48.
针对无人机用锂离子串联电池组充电结束时各单元电池电压的一致性问题,对传统锂离子串联电池组充电均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有损均衡充电方案和无损均衡充电方案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传统有损均衡充电方案和无损均衡充电方案的利弊,提出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035以及光继电器开关实时选通浮地采样方案的均衡充电方法,利用实验样机对锂离子串联电池组进行了充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均衡充电方案能实时监测充电电流和各单元电池电压,能够实现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充电电流预置、放电存储模式、充电曲线预置等多项功能,充电均衡效果较好,充电结束时各单元电池间电压差不超过10 m V。  相似文献   
49.
采用电解电容抑制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输出母线电压波动的方式受到电解电容本身寿命短、体积大等因素限制,难以做到高功率密度以及长时间稳定性。因此,提出一种采用双向升降压电路实现输出母线功率解耦的策略,从而可移除母线处的电解电容。详细分析了解耦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并基于相关参数的设计考虑提出一种新型控制方案,在双闭环的基础上引入输出母线电压波动加权控制,进一步增加在功率解耦支路与输出母线之间转移的脉动功率,减小母线电压纹波,实验结果验证该电路及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并网逆变器输出采用LCL滤波器接口可提高对并网电流高次谐波的衰减能力,但LCL滤波器结构为三阶无阻尼系统,存在谐振尖峰,给控制器设计带来困难。对此,提出了一种将分裂电容电流反馈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反馈两分裂电容中间电流使受控系统由三阶系统转换为一阶系统,消除了谐振尖峰,改善了闭环控制系统性能,且该方案在保留了重复控制能有效抑制周期性扰动优点的同时,简化了重复控制补偿器的设计。对该方案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在2 kW样机上进行了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