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钢材的表面形貌随锈蚀龄期的变化规律,通过中性盐雾环境下的快速锈蚀试验得到9组不同锈蚀龄期的钢板试件,采用PS50三维非接触式表面形貌扫描仪对试件的上、下表面进行扫描,得到表面形貌和粗糙度Sq.根据多重分形理论对表面进行分析,计算其多重分形谱,得到特征参数Δα和Δf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研究试件表面形貌与锈蚀龄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锈蚀龄期的增加,试件表面的平均Δα呈现出“增大(424.34%)—减小(26.5%)—增大(29.7%)”的变化趋势,该趋势符合四次幂函数曲线;平均Δf则呈现出符合二次曲线的下降(53.2%)趋势.随着锈蚀龄期的增加,1)试件表面的蚀坑形态由深窄型过渡到浅宽型,并进一步演化出了二级蚀坑; 2)试件表面的高度差异经历了“显著增大—增速减缓—渐趋稳定”的变化规律;3)表面不同高度区域之间的过渡越来越平缓.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前,矿井小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断层是矿井小构造的主要类型,对矿井安全高效开采造成严重影响。探讨了反射槽波探测技术在单条巷道同侧2条走向断层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建立了煤层中含断层的二维及三维数值模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利用该技术在阳煤集团长沟煤矿15110工作面进行断层探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草苁蓉乙醇提取物(Boschniakia rossica ethanol extract,BREE)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BREE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的释放率,以及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lyde,MDA)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核内转移。结果:BREE单独处理时,在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与模型组相比,BREE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氧化损伤细胞培养液中LDH、ALT和AST的释放;降低细胞MDA水平,增高细胞SOD活性和GSH含量。氧化损伤发生的不同时期,ERK、JNK、p38 MAPK和NF-κB蛋白均有激活,而BREE在氧化损伤发生1 h时减少ERK激活和NF-κB核转移,氧化损伤发生12 h时减少JNK蛋白激活。结论:BREE对H2O2所致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JNK的活化和NF-κB的核内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6.
47.
抗生素在环境水体的累积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的全球性问题,去除环境中残留抗生素迫在眉睫。本文首先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主要来源及危害。随后,针对微藻处理含抗生素废水的特点,阐述微藻去除抗生素的生物降解、生物累积、生物表面吸附、光合降解和挥发及水解等这5种可能去除机制,比较了这些机制在不同微藻去除抗生素实验研究中的贡献。阐明为提高微藻法去除抗生素的效率,尚需优化藻种的选择和培养条件。最后,讨论了微藻法去除抗生素目前存在的去除不完全、降解产物不明了及缺乏规模化应用等问题,提出可以结合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达到去除要求;通过组学数据等综合分析抗生素降解产物;积累中试数据,为进一步的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8.
基于拉盖尔正交多项式,提出了广义的拉盖尔多项式,由此建立了一类新的核函数—拉盖尔核函数。在双螺旋集和标准UC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核函数比常用的核函数(多项式核、高斯径向基核等)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与更好的泛化性能,而且该核函数的参数仅在自然数中取值,能大大缩短参数优化时间。 相似文献
49.
借助仿真软件Multisim,构建了基本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对电路的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直观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教师应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子类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电路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让学生从理论无缝过渡到仿真和实验。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