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优质稻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但优质稻的储藏期限明显低于普通稻谷,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安全储藏期通常不超过一年半。针对常规储藏条件下易变黄、生霉结块、品质口味变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对优质稻储藏品质特性的研究,探索优质稻黄变的环境条件,建立优质稻黄变的检测方法,研发新型粮堆结露结块防控和处理技术,明确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稻的保质储存周期,并将优质稻低温储藏工艺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958玉米为原料,进行鼓风干燥和调质处理,将水分含量分别调为为14.5%、11.7%、9.9%和7.8%,在35℃下密闭储藏,研究在储藏过程中玉米生活力、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活动度、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的变化,探讨高温储藏玉米的水分含量与其储藏品质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水分含量为14.5%的玉米的生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和品尝评分值降幅大,分别为100%、90.4 mg H2O2/g和42.1分;水分含量为7.8%的玉米的电导率、脂肪酸值增幅最小,分别为10.84μS·cm-1·g-1和12.8 mg KOH/100 g。  相似文献   
13.
新型果蔬保鲜剂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新型固体果蔬菜保鲜剂,运用正交试验法对草莓、西红柿、青椒等进行了常温(25 ̄30℃)下的保鲜实验,保鲜期间分别进行了感官指标,霉腐程度、化学成分的观察和测定,采用最佳保鲜方案常温下(25 ̄30℃)可使草莓保鲜期达7天,西红柿达32天,青椒达37天。  相似文献   
14.
微波处理对植物蛋白基可食膜特性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若兰  卞科  许时婴 《食品科学》2002,23(11):93-98
通过微波处理以谷朊粉(WG)、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成膜原料的可食保鲜膜,研究其对可食膜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有效改良三种膜的机械性能、感官性能及通透性,特别是对WG/SPI膜的改良效果最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波处理前后蛋白膜的微结构进行研究,微波处理对膜的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使膜表面更光滑平整,使膜的横截面更均匀、规则、致密,其中对WG/SPI膜的改善效果最明显。经微波处理后WG膜、SPI膜、WG/SPI膜的横截面微结构接近。微波处理后膜的结构改善效果与膜的外观、机械性能、通透性的改善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食品级防霉剂双乙酸钠与山梨酸钾,通过复配制成复合型防霉剂,对高水分稻谷进行常规条件下不同防霉剂添加量保鲜效果试验,并同时做空白对照.结果表明:防霉剂施加量越大,粮食含水率越低,防霉效果越好.防霉剂对储藏初期稻谷脂肪酸值有一定的影响;储藏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在储藏90 d后,高水分稻谷脂肪酸值亦在其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内.对其淀粉糊化特性分析后发现,复合型防霉剂是高水分粮食应急储藏较为理想的防霉保鲜剂.  相似文献   
16.
对现用的储粮保水通风方法进行了综述,概括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储粮保水通风技术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优质稻谷常温储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在常温条件下优质稻谷的储藏周期,以两种优质稻谷黄华占和两优为原料,将其储藏在模拟仓中,定期监测其储藏品质、质量指标、加工品质、生理品质、糊化特性和质构特性,通过这些品质指标的变化来界定常温储藏条件下优质稻谷的储藏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常温储藏过程中,两种优质稻谷的储藏品质、质量指标、加工品质、生理品质、糊化特性和质构特性均下降,表明优质稻谷品质下降。储藏420 d(14个月)后,优质稻谷品质基本接近不宜存状态,因此,常温储藏条件下优质稻谷的储藏周期不应超过14个月。并且,黄华占的品质劣变较两优优质稻更为明显,粮库应该选择储藏品质更加稳定的优质稻谷进行储藏。  相似文献   
18.
在模拟仓内对偏高水分玉米(14.8%±0.5%)在温差40℃(冷热源为0、40℃)和高水分玉米(15.5%±0.5%)在温差25℃(冷热源为5、30℃)2种方式下进行密闭储藏,研究了玉米储藏结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和高水分玉米在储藏第2天和第5天分别发生结露现象,继续储藏3 d和8 d监测玉米品质变化,发现结露会导致玉米品质发生明显劣变,结露引起的水分上升是导致品质变化的根本原因,结露过程中水分上升幅度超过5%,发芽率下降超过40%,带菌量上升为初始的4倍,脂肪酸值变化较小,这是由于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相对于水分对脂肪酸值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小麦在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下发生霉变的规律及临界点,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储藏时,水分含量为16%、18%、20%和22%的小麦粮堆开始轻度霉变的时间分别为33 d、24 d、6 d和6 d,中度霉变的时间分别为60 d、33 d、9 d和9 d,重度霉变的时间分别为93 d、36 d、12 d和12 d;高温储藏时,小麦粮堆开始轻度霉变的时间分别为未检出、3 d、6 d和未检出,中度霉变的时间分别为12 d、6 d、9 d和3 d,重度霉变的时间分别为未检出、12 d、12 d和9 d。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与印刷结缘,还是牵手利奥,抑或其后多年的奋力打拼,“满足感”都在他的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