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从玉米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入手,对玉米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酸性物质、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等随储藏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作了简要介绍.并以此为依据,介绍了几种目前已采用的可能用于检测玉米新陈程度的检测指标,供制定玉米新陈检测方法及玉米质量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互联网作为新经济代表,切入传统产业后,往往以颠覆者、革命者的形象示人。纵观历史上成功的各种颠覆与革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革命者只是对利益进行了重新分配,而非掠夺了所有利益。改图网作为互联网切入印刷产业的典型代表,并不想掠夺所有的利益,只希望和那些敢于进行创新尝试的印刷人一起,在这个充满奇迹的互联网时代,对印刷产业进行新的利益分配!改图网2014年尝试的"地方站"就是对以上战略定位的实践。当前我们正在酝酿"一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粮堆结露过程中水分迁移特点及温湿度场变化规律,将含水量12%的东北大豆放入温差15℃(冷热源分别为15、30 ℃)的模拟仓中储藏24d,分析大豆粮堆不同部位水分变化、粮堆温湿度场分布及结露部位温湿度变化,揭示了大豆粮堆结露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水分迁移特点。结果表明,大豆粮堆在模拟仓冷热壁温度作用下产生了温差,由此形成的微气流带动水分子迁移,聚集于低温部位,致使大豆在近冷壁面上层结露;结露部位的粮食温度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平衡温度在20.6℃左右,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存在一个相对湿度最小值点;储藏过程中近热壁面大豆粮食水分下降,近冷壁面上层粮食水分升高,高湿区域不断扩大,粮堆由结露逐步发展为发霉。  相似文献   
104.
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测定不同温湿度微环境下储藏60 d和120 d的小麦蛋白质二级结构,并运用peakfit v4.12软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始小麦样品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在四种储藏微环境条件下,随储藏时间延长,小麦蛋白质二级结构总体均呈现α–螺旋结构明显减少、β–转角转换为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趋势,其中α–螺旋也可能参与三者转化。说明在储藏期间小麦蛋白质螺旋结构被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由反转转化为折叠,蛋白质结构趋向稳定。对比四种储藏微环境,时间相同时,储藏于15℃,50%RH下的小麦蛋白质α–螺旋结构减少最小,有利于小麦品质保持。  相似文献   
105.
106.
储藏微环境对小麦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小麦储藏在模拟四个小麦主产区-蒙新、华北、华中和华南等的储粮微环境条件(15℃,50%RH;20℃,65%RH;28℃,75%RH和35℃,85%RH)下,研究小麦蛋白质组分及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储藏时间对各微环境储藏小麦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至储藏末期(240 d)时,三种储藏条件(20℃,65%RH;28℃,75%RH和35℃,85%RH)下小麦醇溶蛋白和巯基含量比低温低湿组(15℃,50%RH),分别减少2×10-4、1×10-4、1.2×10-3 g/g和0.13、0.55、0.75?mol/g,谷蛋白和二硫键含量分别增加5×10-4、1.3×10-3、2.4×10-3 g/g和0.22、0.27、0.42?mol/g;高温高湿(35℃,85%RH)条件下,小麦醇溶蛋白、谷蛋白、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变化显著(P0.05),且谷蛋白/醇溶蛋白的比例升高,更易于诱导游离巯基氧化为二硫键。显然,低温低湿储粮条件,更有利于保持小麦蛋白质组分的稳定而实现小麦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07.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小米酚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离纯化小米多酚粗提物,选取4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采用静态吸附、解吸试验比较其对小米多酚的吸附分离效果,筛选出吸附分离小米多酚粗提物效果较优的大孔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小米多酚粗提物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过程:上柱速率2 mL/min、上样液pH 4左右、上样液质量浓度在0.12~0.14 mg/mL范围内;洗脱过程: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以1 mL/min洗脱速率进行洗脱。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优质稻黄变过程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黄变过程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疏水性氨基酸、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并通过计算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黄变过程中优质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优质稻黄变过程中,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随着黄度指数的增大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可能是参与美拉德反应导致黄变的主要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损失严重,影响稻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将疏水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黄变较为严重时,疏水性氨基酸变化较明显,可能会使稻谷的蒸煮食味品质变差。另外呈味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尤其是鲜味及甜味,在黄变初期含量就下降较多,呈味氨基酸含量的下降可能会对蒸煮的米饭、熬制米汤的滋味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主要储备粮种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储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粮食在低温、回温和高温3种温度状态下储藏,对其发芽率、降落值、脂肪酸值、生活力、粘度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它们在不同的温度状态下陈化速度的差异。实验表明:3种粮食的品质在3种温度状态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变,高温下品质劣变的速度最快,回温下次之,低温下品质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110.
通过以谷朊粉 (WG)、大豆分离蛋白 (SPl)为主要喷涂原料制作食品可食保鲜膜 ,对花生仁、核桃仁的保鲜效果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WG、SPI、WG/SPI 3种涂膜果仁保鲜实验研究表明 :3种涂膜对花生仁、核桃仁均有一定的保鲜、防止脂肪氧化酸败的效果 ,能控制果仁储藏期间脂肪酸值及粗脂肪过氧化值的升高 ,喷涂SPI、WG均可获得较理想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