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在常温、冷低温、气调3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糙米与大米的降落和值、脂肪酸值、总淀粉含量和糙米发芽率的测定,研究糙米与大米的储藏稳定性和3种储藏方法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糙米与大米的储藏品质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准低温储藏优于气调储藏,气调储藏优于常规储藏;而相同储藏条件下的糙米与大米的陈化速度也存在差异,糙米储藏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好于相同条件下的大米,特别是冷低温储藏对糙米的保鲜效果明显,准低温储藏是本课题所选3种储藏方法中最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结品质陈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63.
模拟郑单958玉米霉变过程,定时测定了玉米霉变期间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四种真菌毒素含量;同时,利用扫描仪器对霉变玉米的图像进行采集,提取了颜色特征参数;探讨了霉变玉米的颜色特征与带菌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郑单958在霉变期间不含有赭曲霉毒素,剩余的三种毒素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在试验结束时都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限量;玉米图像颜色特征参数R、G、B、I值整体呈降低的趋势,H、S值变化不规律;真菌毒素含量与R、G、B、I值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值较大,如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B值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了-0.913,真菌毒素含量与H值没有显著相关性,真菌毒素含量与S值呈现出了不同的相关性,如黄曲霉毒素B1与S值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3,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与S值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玉米储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玉米储藏期间气味变化情况,采用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玉米在常温(25℃)密闭储藏过程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组成。检出的物质主要包括烃类、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和少量杂类物质。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烃类物质总相对含量在储藏末期比储藏初期有所增加。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缓慢上升但含量较低。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较低且呈逐渐降低趋势。醇类挥发性成分在储藏120 d前呈现增加趋势,在120 d后有所降低。醛类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二者相对含量较高,储藏180 d后的相对含量接近于0 d,是玉米风味的主要贡献物质。而烃类和醇类风味阈值较高,不是玉米储藏期间风味的主要贡献物质。25℃下密闭储藏180 d后的玉米其气味与储藏0 d的玉米相比,并未发生人嗅觉可感知的明显异味变化。  相似文献   
65.
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曲霉毒素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的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动物的乳汁、尿液中。黄曲霉毒素M1毒性很大,经乳制品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对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毒性、危害、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对主要检测方法的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分析与概括,并且对未来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66.
<正>1200年前,唐代诗人刘禹锡以一首《陋室铭》表达着自己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中所说"南阳诸葛庐"的南阳,正是中国第一印刷影像材料产业公司——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不过,斯室不陋,尤尚创新。技术立身2009年4月的《印刷经理人》杂志上,时任中国乐凯集团公司第二胶片厂(乐凯华光前身)厂长、党委书记,现任乐凯集团总经理的滕方迁作为该期封面人物,为我们讲述了这家民族印刷版材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67.
<正>回顾汇源印刷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自觉"是这家公司的一个显著特质。因为清晰地知道优秀印企的实力和能力,汇源印刷一刻也不敢懈怠。2014年11月26日,天津市汇源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印刷)贵宾室内,茶香袅袅。从茶气浓郁、略带苦涩的生普,到入口清香甘甜的金骏眉,及至最后沁人心脾的高山香茶,茶品的更换恰与董事长吕俊强20年经营心路相映,由苦及甜,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8.
储藏微环境对小麦蛋白质二级结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测定不同温湿度微环境下储藏60 d和120 d的小麦蛋白质二级结构,并运用peakfit v4.12软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始小麦样品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在四种储藏微环境条件下,随储藏时间延长,小麦蛋白质二级结构总体均呈现α–螺旋结构明显减少、β–转角转换为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趋势,其中α–螺旋也可能参与三者转化。说明在储藏期间小麦蛋白质螺旋结构被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由反转转化为折叠,蛋白质结构趋向稳定。对比四种储藏微环境,时间相同时,储藏于15℃,50%RH下的小麦蛋白质α–螺旋结构减少最小,有利于小麦品质保持。  相似文献   
69.
早早告别年少轻狂,年轻的科斯伍德油墨潜心夯实基础,蓄力前行。  相似文献   
70.
根据储粮生态环境,将我国分为三个典型的低温储粮生态区域,即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提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对仓房隔热条件和气密条件的要求及不同地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低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通风降温 夏季隔热 适当控温;中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机械通风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必要的控温;高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为:冬季机械通风降温或谷物冷却机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谷物冷却机降温。同时给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优化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