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采用LSCM、XRD、SEM、TEM及其附带的EDS,结合相图分析研究了半连续铸造(DC铸造)Al-12Si-0.65Mg-(0~2.27)Mn(质量分数,%)合金铸锭中的第二相及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Al-12Si-0.65Mg合金铸锭中存在α-Al、共晶Si、Mg_2Si和p相(Al_8Mg_3FeSi_6),它们分别是在567℃通过L+Al_5Fe Si→α-Al+Si+Al_8Mg_3FeSi_6、555℃通过L→α-Al+Si+Mg_2Si及550~554℃通过L→α-Al+Si+Mg_2Si+Al_8Mg_3FeSi_6反应形成的。当合金中添加Mn时,α-Al枝晶明显细化,同时合金铸锭中出现α-Al(FeMn)Si相;当Mn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从0.10%增加至2.27%时,α-Al枝晶形貌、尺寸及数量无明显变化,α-Al(FeMn)Si数量增多而尺寸不变;当Mn含量达到1.07%时,合金在647℃通过L+Al_6Mn→α-Al+Al_9Mn_4Si_3反应生成尺寸约80 mm的Al_9Mn_4Si_3,其中溶解了少量Fe形成Al_9(FeMn)_4Si_3,随Mn含量增加其数量增多而尺寸不变;经550℃均匀化处理后,合金中的Mg_2Si相溶入基体消失,共晶Si、p相和α-Al(FeMn)Si相球化成颗粒状,Al_9(FeMn)_4Si_3相形貌、尺寸及数量几乎不变,Al-12Si-0.65Mg-(0.10~2.27)Mn合金基体中析出尺寸约几百纳米的Al_9(MnFe)_2Si_3弥散相粒子,其数量随Mn含量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32.
通过搅拌摩擦焊对6082铝合金42 mm厚试样进行双面焊接,焊后观察发现接头横向及厚度方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均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母材区基体呈纤维状特征;热影响区受热循环作用,组织略有粗化;热机影响区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搅拌区形成等轴晶组织,接头上层和下层搅拌区的搭接区组织为极细小的等轴晶;接头上、下层的显微硬度均呈"W"形,中心层呈"V"形;接头下层焊缝金属的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分别为86 HV和270 N/mm~2)均高于上层焊缝金属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3 HV和240 N/mm~2),搭接区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均较低,分别为60 HV和215 N/mm~2。  相似文献   
33.
中英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蓉  田妮 《建筑》2004,(5):65-67
1、中英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管体制的相同之处中英两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具有很多相似和相同之处。首先两国政府都把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因为工程质量是关系公众利益、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方面,对它的监督管理是体现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由政府委托的事业单位来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在英国,由地方政府或者是由得到政府认可的检查员来实施这种监管。另外,中英两国政府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管都是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来开展工作的。在中国,是建筑法和质量管理条例等法…  相似文献   
34.
采用不同Zr添加方法制备了4种Al-0.12Zr合金铸锭,计算了采用不同方法制备Al-0.12Zr合金铸锭时Zr元素的实收率,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分别观察了合金铸态和均匀化处理后的低倍组织及合金热轧板经退火处理后的晶粒。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向760℃的铝液中添加Al-4Zr中间合金和复合锆盐方式制备Al-0.12Zr合金铸锭的方法,Zr元素的实收率分别为79%和77%,而通过向760℃和800℃的铝液中直接加入K2ZrF6制备Al-0.12Zr合金铸锭的方法,Zr元素的实际收率分别为35%和30%;添加0.12%的Zr能明显细化铝合金铸锭柱状晶晶粒和退火态板材的再结晶晶粒,且Al-0.12Zr退火板再结晶晶粒存在明显的混晶现象;Zr元素添加方法对铝合金铸态、均匀化处理后铸锭及退火态热轧板的晶粒形状和尺寸无明显影响;Al-0.12Zr合金铸锭经460℃保温24 h的均匀化处理后铸锭晶粒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5.
通过改变Mn含量以调控Al-0.35Mg-1.62Si-0.2Cu合金板材中含Mn合金相粒子尺寸及数量,基此,进一步研究含Mn合金相粒子尺寸和数量对T4态合金板材再结晶晶粒、强度、塑性、应变强化指数(n)值、塑性应变比(r)值及杯突值(IE)的影响,揭示了含Mn合金相粒子组态对T4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的作用机制,并优化出汽车车身用Al-0.35Mg-1.62Si-0.2Cu合金板材中的最佳Mn含量及相应的最佳含Mn合金相粒子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Mn在T4态Al-0.35Mg-1.62Si-0.2Cu合金板材中主要以3~4μm的α-Al(FeMnCr)Si过剩结晶相粒子和200~500 nm的α-Al(FeMnCr)Si弥散相粒子形式存在。当Mn含量由<0.001%增加至1.23%,两种尺度合金相粒子尺寸无明显变化,但其体积分数分别从0.08%和0.05%增加至3.70%和5.23%,合金板材的再结晶晶粒从36.13μm逐渐细化至15.42μm。合金板材的强度先降低后增大,0.2%~15%塑性变形范围内的应变强化指数(n15)值和塑性变形量为15%时的塑性应变比(r15)值先增大...  相似文献   
36.
Al-1.3 Si-1.2Mg-0.7Mn-0.6Cu铝合金的回归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Al-1.3Si-1.2Mg-0.7Mn-0.6Cu合金固溶处理、淬火、室温停放14 d(T4状态)后,再经150℃-262℃,1 min-120 min的回归处理对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指出:T4状态的Al-1.3Si-1.2Mg-0.7Mn-0.6Cu合金,在170℃以下人工时效不超过30 min时,其硬度低于时效前(T4状态)的硬度,欲在30 min之内,获得显著的烤漆硬化效应,烤漆温度不低于170℃。这种合金经T4处理后,再在170℃、190℃、212℃、236℃时效处理,析出具有明显硬化作用的过渡相的时间分别超过60 min、12 min、4 min、2 min。  相似文献   
37.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自然时效态及低温人工时效态6016铝合金薄板的基本成形性参数,以此为基础,定义并计算了连续应变硬化指数nc和瞬时应变硬化指数ns。结果发现6016铝合金薄板的连续应变硬化指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nc与应变ε符合Sweibull2函数关系,瞬时应变硬化指数先增大后降低,ns与应变ε符合Explinear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8.
国外CM模式与我国施工监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常用的发包方式之一CM模式的介绍和它与国内施工监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出CM模式事实上是一种代表业主利益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在我国现阶段广泛进行的施工监理实践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39.
Al-6.2Zn-2.3Mg-2.3Cu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与组织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L-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6.2Zn-2.3Mg-2.3Cu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压缩真应力-应变曲线,并得出该合金的变形激活能和流变应力-应变方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明显,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加。该合金高温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Z)描述;用双曲正弦函数修正的Arrhenius关系表示的流变应力方程为.ε·=1.282×100[sin(0.010σ)]4.9145exp(-134157/RT)。  相似文献   
40.
采用硬度和电导率测定结合TEM/EDS组织分析研究了预时效温度及预时效时间对T4态Al-1.3Si-1.2Mg-0.6Cu合金板材成形性能、室温停放稳定性及烤漆硬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能同时有效改善该合金T4态板材的成形性、室温停放过程中的组织性能稳定性及烤漆硬化性的最佳预时效工艺为190℃左右保温约8 min.当预时效温度高于190℃或预时效时间过长,将不利于合金板材成形性的改善;若预时效温度低于190℃或预时效时间过短,则不利于合金板材预时效处理后的室温停放稳定性及烤漆硬化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