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6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69篇
电工技术   542篇
综合类   451篇
化学工业   926篇
金属工艺   355篇
机械仪表   465篇
建筑科学   675篇
矿业工程   573篇
能源动力   167篇
轻工业   658篇
水利工程   335篇
石油天然气   360篇
武器工业   109篇
无线电   7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4篇
冶金工业   359篇
原子能技术   103篇
自动化技术   98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是铁路日常检测的重要部分,根据现代铁路自动化检测技术对实时检测和适应性的要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钢轨表面缺陷识别和分析系统.根据机器视觉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带有LED辅助光源和遮光箱的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工标注,建立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具有语义分割标注的钢轨表面缺陷数据集;将高级语义分割技术应用于钢轨图像分析,利用一种级联自编码结构(CASAE)的语义分割网络,将缺陷图像转化为基于语义分割的像素级预测掩码,并通过紧凑型卷积神经网络(CNN)将分割结果进行分类,从而实现钢轨表面缺陷的识别与分类;构建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并将系统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每幅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245.61 m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检测,实现对钢轨缺陷的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2.
隐身反设计下飞翼布局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同时获得良好的气动和隐身性能,基于双发动机布局下飞翼无人机大鼓包式机身,采用隐身反设计思路,开展了飞翼布局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与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减小翼型前缘半径的机身前缘类"鹰嘴"形飞翼布局优化构型.分别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M6机翼进行气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以及基于FEKO软件中MLFMM(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和PO(物理光学法)对圆柱体和某飞翼布局缩比模型进行隐身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并利用该方法获得了飞翼布局无人机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结果表明:建立的气动与隐身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数值计算方法是可靠的;基于隐身反设计思路构建的机身前缘类"鹰嘴"形飞翼布局设计不仅纵向气动特性略微提升,且前向(-25°~25°)隐身性能明显提高,充分表明了隐身反设计思路的有效性;前缘类"鹰嘴"形设计主要影响机身表面压力分布,并有助于提升升阻特性;前缘类"鹰嘴"形设计比传统钝形前缘设计在不同频率和不同滚转角下隐身特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3.
运用实验方法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吴起地区长8超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粘土矿物组成及对应的潜在储层伤害机理。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岩心分析技术,掌握了粘土的成分、含量等特征;通过25块岩心的流动评价实验,评价5口油井的储层敏感性特征;运用相关性评价方法,分析粘土矿物对储层物性和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起长8储层存在的4种主要粘土矿物中,伊/蒙混层含量最高,平均为47%;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其次,平均含量分别为24.6%、14.6%和13.8%;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和产状对储层物性有重要影响,储层物性与绿泥石含量呈正相关,与伊利石、伊/蒙混层含量呈负相关;由于每种粘土的形态、性质、含量的差异,造成吴起长8储层的弱-中等偏弱速敏、中等偏强-强水敏、强-极强盐敏、弱-中等偏弱酸敏、弱-中等偏弱碱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4.
针对资源约束项目计划的内在稳健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本研究采用16种优先规则,对Kolisch的j30算例集中的480个算例分别制定项目计划,计算出各项目计划的最少关键序列总数、资源使用效率及项目计划工期比项目最短工期长出的百分比L,并通过仿真得到各项目计划的内在稳健性值;同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项目计划内在稳健性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有效的,最少关键序列数、资源使用效率与内在稳健性呈负相关,项目计划的工期比项目的最短工期长出的百分比L与内在稳健性呈正相关;交叉项检验结果表明,关键序列较多时,L的增大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计划的稳健性,这与实际状况一致。该研究可为具有稳健性项目计划的制定、预测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5.
以重庆科技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为例,分析了认识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校企平台建设、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采取多种方式考核、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6.
利用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DMACA)染色法、铁铵矾染色法和香草醛染色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稻米籽粒中原花色素的含量。用DMACA染色法测得谭农s/制21、R288、凡-14、12庚351、秦稻2号籽粒中原花色素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136,0.183,0.085,4.115,24.736 mg/g;用铁铵矾染色法测得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292,0.094,1.940×10~(-4),1.220,8.080 mg/g;用香草醛染色法测得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349,1.363,1.093,3.733,15.153 mg/g。检测结果表明:5种稻米品种中,秦稻2号的原花色素含量最高,是12庚351的4.1~6.6倍,凡-14中的含量最低;黑米品种(秦稻2号和12庚351)比白米品种(R288、谭农s/制21和凡-14)中原花色素的含量明显要高。吸光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值表明,3种染色法测定原花色素含量的精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香草醛染色法、DMACA染色法、铁铵矾染色法。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核心技术——逆变器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采用软件锁相环(SPLL)实现了逆变器对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的实时跟踪;根据光伏微逆变器的特点,研究分析了结构简单具有隔离作用的有源钳位交错反激变换器。通过搭建Matlab/simulink模块对系统主电路进行理论验证,在实验室制作了100 W的实验样机对系统进行实际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其控制方法和策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8.
北京地区浅层采空区高密度电法探测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密度电法已广泛应用于煤层采空区探测之中,采空区充填性质的不同造成其在高密度电法数据剖面中的表现特征也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运用高密度电法进行浅层小煤窑采空区探测的一些经验和案例。采用高密度电法中的温纳装置对门头沟地区未充填、部分充填的小煤窑巷道和石景山区富水充填的小煤窑采空区的探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探测结果显示,未充填和部分充填的小煤窑巷道表现为高视电阻率异常,位置与测线周边发现的小煤窑窑口位置相对应。而富水充填的小煤窑采空区表现为低视电阻率异常,经钻探验证,采空区内充填有富含水的粉末状的煤灰,含坑木。需注意在山区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时,台阶状的地形对高密度电法测试的干扰影响较大,以温纳装置为例,测试数据在台阶地形处表现为高低阻相邻的八字形干扰,且电极距越小,干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9.
为更好地理解装备保障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特点规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装备保障网络模型,并从无标度、小世界和层次性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装备保障网络的统计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装备保障网络具有一般复杂网络相似的拓扑特性,即无尺度特征、小世界效应、较为清晰的层次结构及负相关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120.
吴迪  白志民  张晶 《硅酸盐学报》2021,(10):2078-2088
将机械力化学改性后的凹凸棒石和硅灰石粉体添加到聚四氟乙烯(PTFE)中,通过机械搅拌、冷压烧结制成矿物/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差热同步热分析、偏光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邵氏硬度计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其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凹凸棒石和硅灰石后,PTFE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玻璃转化温度降低,硬度增加,摩擦系数稍有增加但磨损率显著降低。研究认为,凹凸棒石和硅灰石有利于金属摩擦副表面转移膜的形成,有效改善了PTFE复合材料与对偶金属摩擦副摩擦界面的自适应性,是导致摩擦副磨损率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