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型钢混凝土梁式结构转换层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转换层的功能特点和要求,介绍型钢混凝土梁式结构转换层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连续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模型的两种加载方式下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了型钢混凝土转换节点与柱不带轴压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特性,得到了不同于普通框架节点的转换节点的破坏机制、耗能能力、强度退化等.分析得出节点型钢腹板的剪应力方程,利用试验数据可求得腹板上测点的应力值.为了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对比分析证明了转换节点在地震力下的受力特性符合节点斜压杆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底部框架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烈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研究了在底部框架内增设消能外包混凝土无粘结钢支撑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增设消能支撑加固方案和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底层增设消能支撑可显著降低底层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控制结构的塑性损伤,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增设消能支撑加固方案与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案相比,结构加固更合理、更易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为简化无黏结预应力梁的分析过程,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体外及体内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
的分析模型.该模型由两类主单元组成,即混凝土梁单元和体外/体内无黏结预应力筋桁架单元这两类主单
元的端部节点用多点约束(MPC)连接.在体外预应力梁的转向块处,或沿体内无黏结预应力梁全跨并以比
较小的间隔处,设置刚度足够大的弹簧单元利用修正的Riks算法跟踪结构的非线性全过程响应.分析结果
表明,二次效应会对体外预应力梁的弯曲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无黏结预应力筋的极限
应力增量随着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加固工程实例,在调查检测、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对产生多种受力、变形裂缝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施工方案及合理的施工流程,详细论述了锚杆静压桩托换地基加固、钻孔取土迫降纠倾、砌体配筋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块混凝土灌芯加固及外贴式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基于工程实践,对混凝土小砌块房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由维权楼、服务配套楼和文体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文体中心建筑总高度27.6~33.1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刚度突变、尺寸突变等不规则等多项超限内容。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采用SATWE以及MIDAS Building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弹性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针对超限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可以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平湖体育馆屋面工程实例,对大跨度网壳的结构选型、支座布置、优化分析等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屋面系统的构造及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得到适用性更广、稳定性更高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采用了通过材料本构关系直接反映构件恢复力特性的截面纤维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材料本构关系;通过与钢筋混凝土柱拟动力反复加载试验对比,检验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对典型的底部框架多层砌体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性能进行了实例分析.试验对比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及本构模型可描述结构构件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承载力下降的现象,直接反映构件轴力与弯矩的相互作用,适用于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